• 41阅读
  • 0回复

农机事业面临的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05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农机事业面临的挑战
本报记者 朱思雄
挑战之一:如何认识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青壮劳力大部分转向工副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相对减少。要想利用有限的劳动力继续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只有发展农机化,尽量以机械作业代替人畜力和手工工具。
科技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如农艺技术解决农业生产难题,必须通过农机这一载体来实施。北京顺义县地处双季作物“临界线”的北纬40°地带,为保证夏秋两茬作物的积温,过去是搞小麦套种玉米,两种作物共生期达20多天,因争夺养料和土地利用率不高,而影响作物产量;如今顺义县推广农机技术,机械收割小麦,然后贴茬播种玉米,缩短了“三夏”农忙时间,实现了两种作物平作。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现有农机具总量中,拥有小型农机的农户占96%,拥有大中型农机的农户占76%,拥有农用汽车农户的占60%。现在,农业机械不仅是单纯的农业生产工具,而且在农副产品加工和运输等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
挑战之二:如何解决农机的更新换代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区,出现了田块变小、分散经营的问题。据介绍,全国联产承包户占农户总数的96%,土地占98%。分散经营与机械化相对要求较大规模的作业之间产生了矛盾。这几年,小型农机具的大量涌现,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是,小型农机具的使用又带来两个新的问题:
一是农机具的利用率不高。湖北松滋县的一位农机手告诉记者,一台耕整机在农忙季节本来可以同时耕整10余亩地,但承包以后,每人才几分地,为了这一点地花一笔钱去置办农机,有点不划算。不少地方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村农户的农机具集中管理,所有权仍归农户,农忙季节在保证有机户生产的前提下,由村成立的机务队负责调配全村的农机,实行有偿服务,统一经营,既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益,有机户无机户也都受益。但据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同志介绍,这种统种分管、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尽管是个趋势,可是组织管理得好的并不多,且大部分属农户自发组织的。
二是小型农机具的广泛使用,使大中型农机具的用武之地相对减少。由于小型农机具难以对土地深耕深翻,使用时间一长,会造成土块板结,土壤保温蓄水能力下降,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到作物的产量。这个问题只有使用大中农机具才能解决。然而那每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价格,却是一般农户不敢问津的。要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体出资或农户集资去购买添置大中型农机具,把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结合起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我国农村目前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绝大部分都已进入报废期,以陕西省为例,该省超期服役的大中型拖拉机约占80%。它们能耗高,效益低,使农田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再不及时更新,到1995年,我国超期服役的大中型拖拉机将超过70万台,占现在拥有量的88%。
可以肯定地说,大中型农机具的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后劲。因此,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国家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挑战之三:如何加速农机工业的发展
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工业这个支柱。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机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共开发了1000多个新品种,使我国农业技术装备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机工业的发展仍然步履维艰。
农机产品价格不合理。长期以来,农机工业一直扮演着支农主力军的角色,国家对不同类型的农机产品曾先后10次降价,使农机产品价格明显低于民用机械产品价格,7台铁牛—55农用拖拉机才能换1辆桑塔纳小汽车。1989年,国家批准了农机产品的合理提价,但是很快被钢材、煤、电等涨价给冲掉了。1991年农机工业计划内调拨平价钢材70万吨,占农机工业当年总需求的33%,剩下的就得议价购进了,其中的差价几乎抵掉了农机工业当年总利润的1/3,再加上煤、电、运费的涨价,使得绝大部分农机工业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的边缘。过去国家对农机一直是采取免税或低税政策,可是国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后,农机的调节税高达15%。
产品技术不过关。湖北宜昌拖拉机厂生产的3.7千瓦小型手扶拖拉机在水田作业时,因离合器位置太低,经常打泥水,农民对此反映很多,但由于一方面缺乏资金,另一方面技术上的问题难以解决,企业一时无力对此予以改进。早在50年代,我国就已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稻插秧机,但它不适合我国水稻田间育秧的方法,作业质量一直达不到要求,无法满足农户的迫切需要。至今,这一技术难题仍未解决,致使有关企业无法大批量投入生产。据介绍,我国目前水稻插秧机械化作业面积只占水稻田面积的2%,日本则已高达98%。
农机工业企业产品技术上不去,与科研有很大关系。农机科研部门这些年来由于人才出现断层,资金短缺,难以研制出先进新产品。湖北襄樊市农机科研所仅有的5名中级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年龄都已在50岁以上,30多人的单位一年科研经费才9万元,50%左右的经费得靠自筹,开展科研困难重重。
在这样的压力下,农机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产品的低效益,也使农机工业呈萎缩趋势,相当一部分农机企业纷纷转产,跳出农口。湖北荆门市1980年有农机企业78家,现在完全转产的有28家,部分转产的有17家。1980年至1990年,湖北荆州地区先后有24家农机骨干企业跳出农口,划归其他部门,使该区原有的农机修造工业布局受到严重影响;现有的37家农机修造企业中,由于设备陈旧、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已处于半停产状态。
“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推进农业机械化。”如何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的这个精神,则是一项重要课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