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三峡移民先行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06
第8版(副刊)
专栏:建设之歌散文特写

三峡移民先行人
向求纬
刘伯举喜欢坐在他和国务院一位领导同志在厂里的合影照片下办公,接待来访者。这不是刘伯举“沽名钓誉”,一个山沟里的化妆品小厂,能在举世关注的三峡工程大移民中,充任领风气之先的开拓者,这倒是一种实在的骄傲。
只有300多工人的万县市化妆品厂,着实是一个小厂。可它眼下却又着实成了国家三峡工程移民开发型试点企业。
去年邹家华副总理视察三峡时,专程来到远离市区的化妆品厂。当他得知这个厂近几年利用菲薄的移民经费,在迁厂中接纳了大量的移民,却促成了企业的大发展,邹家华紧握着刘伯举这位同龄人的手,高兴地说道:“如果库区移民企业都像你们这样,那才好哟!”旁边一位记者机灵地补上一句:“刘厂长,你们化妆品厂的芳香是移民移出来的啊!”
是啊,刘伯举对此事深有感触。四川人有句老话:“树挪死,人挪活”。原先那个肥皂厂挤在市区一个闭塞的河湾里,动弹不得,纵有天大本事也施展不开。当时作为副厂长的刘伯举愁眉不展,他筹划着在长江边上建了个糖精厂和页岩砖瓦厂,总算从小河湾里移了出来。千辛万苦刚把新厂建好,可这时有话传了出来,三峡工程要上马,国家将在库区做开发性移民。也就是说,国家投放的移民经费,不是福利补偿,是用于经济开发的。刘伯举的心里又活动开了。
他相中了处于万县市郊区地势较高的太平溪。他要在那儿新建一个厂。这时三峡工程的事还众说纷纭,八字不见一撇。刘伯举却思迁之心已定,他在七嘴八舌的说长道短中,一锤子定音:利用库区移民的机会,建立起川东第一家化妆品厂。别人都还陷在故土难离的情结中,左磨右蹭不愿动时,刘伯举率先举手,争取来了30万元移民试点经费,1985年10月便在新址上破土动工,两个建筑队日夜加班,三个月建成厂房,次年1月搬进去,边安装机器边生产,当年实现税利31万元,产值达到118万元,还安置了农村移民近百人。
太平溪从此兴旺起来了。不出两年,不用说三峡主要淹没区的万县地区,连整个四川省和省外一些地方都知道了这个获得国家二级计量合格证、各种奖励34个、产品远销法、美、西德及东南亚地区的厂家,和这位江水尚未上涨就提前来了两个“步步高”的刘伯举。刘伯举7年前的大胆之举,使他这个川东小厂为世人关注的三峡百万大移民探出了一条路子,树立起了一个样板。眼下,万县市化妆品厂对于搬迁区的移民来说,真算得上是“客走旺家门”。然而,刘伯举明白整个三峡地区的开发性移民工作还刚刚开始,于是,这位川东地下党的老党员在厂部办公室的那帧照片旁,赫然挂上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去年在厂里留下的题词——“更上一层楼”。(作者单位:四川万县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