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地域文化问题断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07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短论

地域文化问题断想
余斌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出现了某种变化,这主要是作家们对地域文化投以新的眼光。在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中,学术界比较注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上层文化(比如儒、道、禅等观念形态),而文学界则比较切实地注目于地域文化。
文学界对地域文化的重视也影响了学术界。近年来,文化地理研究日益引起注意,特别是在文化地理的划分方面。在黄河流域,有所谓陕甘文化、晋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等;在长江流域,有所谓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淮文化、海派文化等;在珠江流域,有所谓岭南文化及其向东南亚的延伸——大珠江文化等;此外尚有所谓西部文化、关东文化、滇文化等等,名目不少。也许还有其他大同小异的划法。所谓大同,是说这一类按水系的划法,分明透出一种强调南北差异的眼光。南北当然是有差异的,但就当代中国而言,自东而西的差异更应受到注意,因为这种差异更现实,更富于实质性。
新时期的中国文坛,论实力的雄厚和影响力之大,比较公认的作家群有三个,他们结集于北京、湖南和陕西(以及山西)。湖南属于中部当无异议。陕西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心脏部位,就文化地理说,自当属于中部而不宜划入西部。至于北京,与作为中西文化交汇带、接合部的东南沿海显然不同,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划入文化地理的中部是顺理成章的。将北京、陕西、湖南等视为中部,回头来看当代文学的地理格局,问题会显得清晰、了然。中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所在,孕育于这一地区的文学自然会格外的厚实、凝重和丰满。说上海(乃至整个东南沿海)与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不搭界”,这不确切,但如果说这一地区的文学比较地贫弱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气,则大致不差。中部之所以会出现几个“强力集团”,究其根本,主要是一种文化上的优势。中部犹如当代文学的屋脊,东部(东南沿海)和西部为其侧翼。此其一。但屋脊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高,它同时还具有一种文化分水岭的特殊意义。此其二。在这个文学分水岭的两侧,文学的文化色彩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东侧,文学表现出一种外向型的文化色彩,也就是有人所说的“港风”、“海派”这些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不太搭界”的外来文化。在西侧(西部),那里的文学表现出一种内向型的文化色彩。所谓内向型,是与外向型相对而言,也就是离“港风”、“海派”要远一些。对西部文化来说,中部是更为亲近的。80年代中期由中部地域文化的崛起,提醒西部进一步注意自己脚下的那一方土,认真开发自己的地域文化。
汉文化与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西部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品格。许多西部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一方面本民族的作风、气派十分鲜明、强烈,一方面又处处透出兄弟的汉文化的意蕴。可以说,源于地域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文学的文化色彩的差异,是显然存在而无法否认的。
自本世纪初到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文化的选择一直“东”张“西”望,时而向外域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倾斜,时而向本土文化归心。现在好了,一个健康的、完善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形成并走向充分的发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