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美国《商业周刊》报道美国公司利用监狱犯人大办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1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商业周刊》报道
美国公司利用监狱犯人大办工厂
新华社华盛顿2月9日电(记者郭锡仁)据最新一期的美国《商业周刊》报道,美国公司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加强其产品的竞争力,正在利用监狱犯人的劳动力大办工厂。
据美国研究机构公平对待罪犯协会公布的数字,目前这种监狱工厂已遍及美国的21个州,雇佣了约5000名犯人。
美国监狱工厂的兴办始于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已相当普遍。直到本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由于工会认为犯人抢了工人的工作,有关当局才关闭了这类工厂。但是,各州的监狱从来没有停止让犯人干活,美国国会也从来没有通过立法禁止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机构收购犯人的产品。
本世纪70年代初,一些州又开始允许在监狱里开办工厂。1979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允许监狱工厂的产品跨州销售,此类工厂又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州为了弥补监狱经费的不足,现在正在加紧与各类公司挂钩,在监狱里开办工厂。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环球航空公司和电话公司等都在利用犯人的劳动力。据加州官员估计,该州受雇佣的犯人不久将会达到5000人。
美国的法律仅禁止外国监狱工厂产品的进口,但不禁止美国监狱产品出口,因此,不少企业就利用监狱里的廉价劳动力来加强其产品的竞争力。例如,尼曼船用物品公司就利用华盛顿州门罗监狱的犯人生产出口产品,仅去年的销售额就增长了240%,产品销往丹麦、荷兰和法国等国家。
美国公司竞相在监狱设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犯人听从指挥,二是所付工资很低。另外,在监狱工厂里干活的犯人虽能拿到最低工资法规定的工资,但没有社会保险等其它福利,这就为雇主节省了大量开支;而对犯人来说,他们仍要交联邦所得税、15%的监狱管理费、5%的受害人赔偿费等,因此,工资所剩无几。
《商业周刊》的文章最后指出,那些指责外国的人“可能忽略了自己的国家正在发生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