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青海湖畔不夜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15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征文

青海湖畔不夜天
郅振璞
蓝天,白云飘飘;碧海,百鸟喧闹。
“欢 迎您!”“Hello!”“却得毛(安多藏语:你好)!”5月9日,记者一踏上青海湖草原,各种语言的问候声随风传来。
在青海湖北岸鸟岛,工作人员告诉我:往年4月上旬才来栖息的鸟群,今年提前到3月15日。现在,棕头鸥、鱼鸥、斑头雁、鸬鹚、天鹅等已聚起10余万只,遍布湖畔的鸟岛和蛋岛。
百鸟和鸣、沙洲处处的美景,今年已引来2000余名游客。鸟岛的一边,一群台湾同胞和数十名外宾,正在乘上去青海宾馆的客车,那儿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新建起来的湖畔旅游城。县外事旅游办公室主任才让多杰介绍说:“这儿原有的一家企业内迁,楼房、车间、码头、水上作业船全留下了。就靠这些,我们滚起旅游的轮子,建起青海湖旅行社。1978年至1987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仅2150人。1988年建社至今,就接待外宾2万人、国内游客8万多人,不仅创汇盈利60万元,更重要的是开放了藏区,提高了青海的知名度。”
游完鸟岛,我随外宾、港台同胞乘船驶向海面。460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水面浩淼,一处水上旧建筑,已被改为水上俱乐部,内设的咖啡厅、冷饮厅、舞厅、观海观鸟室、海底世界,令人眼花缭乱。
游览青海湖,最迷人的是夜晚综合大厅的藏族歌舞晚会。全宾馆60多名工作人员,能歌善舞的姑娘小伙儿占一半儿。多彩的灯光,优美的藏乐,藏族姑娘们边舞边向来宾敬献珍贵的哈达。接着,是小伙子们的“脚铃舞”、“吉祥舞”,三智卓玛的“酒曲”、“藏戏”……两个小时的晚会上,一位新西兰青年不停地录相,一位澳大利亚女宾不时地拍照,几位大胡子的美国人竖指畅笑。
试想,没有改革开放,高寒的青海湖畔,哪来如此不夜天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