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淮南行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3
第8版(副刊)
专栏:

淮南行的思考
中杰英
罕见的严寒,零下15度,雪深盈尺,汽车在夜色中行进,不时被隆起的冰丘猛烈颠簸,滑向沟边,好险!元旦之际,中央实验话剧院由院长赵有亮带领的演出队奔赴淮南发电厂,近年崭露头角的老少明星,田成仁、澹台仁慧、游本昌、李法曾、李雪健、李羚、柏寒、张英、伍宇娟、史可、赵亮……都去了。平时开全院大会,阵容也从来没有这般整齐!
演出以小品为主,辅以其它节目,但在当地如逢盛大节日。大家脚踏冰雪,寒意却被职工的高涨热情融化了。尽管条件不如北京,然而演员们心中的火把燃烧起来了,奔跑于相隔十多里路的几个分厂之间,每天连演两场,回到招待所已是次日凌晨一点,早晨还去参观访问。几位患感冒并发烧的女士,仍一丝不苟地换上夏装,在没有暖气设备的剧场里粉墨登场。最辛苦的要算舞台工作队,当晚拆台当晚装台,第二天上午完活,下午3点又接续顶班。灯光布景和音响完全正规,装满四卡车从北京日夜兼程拉到安徽。
临走那天开了个联欢会,剧院特聘发电厂为艺术联谊会成员,演职员们也成了他们的荣誉职工,当即合作即兴表演节目,大家都真动感情了。当汽车开动的时候,人们相拥呜咽,难舍难分,热泪滚滚。“再见,再见,等到明年的这一天……”车上唱起了告别的歌,几乎泣不成声。是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逢何必曾相识。恐怕在来的路上很多人都未曾料到,会经受这样一次感情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
发电厂党委书记廖光圣讲:“我们是个为数省供电的大企业,可算半个‘淮南王’了。可是文化生活比较闭塞,除了电视和自娱性活动,难得看到活生生的高档艺术形象。让‘焦裕禄’和‘济公’从屏幕上走下来同大家握手言欢,互相激励斗志,真是终生难忘的荣幸!”我也曾看到,每当演出结束,观众扑向舞台,争相请演员们签名合影留念,以致不得不动用经济警察开路,‘押送’他们上车。一位汽车司机拿出一张大家为他签名的卡片给我看,上面是游本昌的题辞:“祝你早日走上成才之路。”他说:“别小看了这点意思,它也许能改变我儿子的人生道路!”
赵有亮则认为,这确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下去接近基层劳动者,经受磨练和教育,锻炼了我们的队伍,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特别是对年轻人的精神境界会有深刻影响。从观众的需要来看,除必须上演正常剧目之外,鼓励话剧演员一专多能,随时灵活组合乌兰牧骑式的队伍,每年除剧场演出外要经常面向基层,以密切我们与广大社会的联系。中央实验话剧院的牌子是朱德同志题写的。当年一位大诗人初到延安,曾给他写信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朱老总答曰:“韩荆州”不是我,是人民大众,希望你去拜访他们!”今日重温此言,良有所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