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西藏出现的“第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20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资料

西藏出现的“第一”
第一个气象站:1950年10月建立的昌都气象站。目前西藏全区已有7个气象台、32个气象站,建立了由大气探测、通信传输、资料处理、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五大系统组成的气象工作体系;到1990年,气象工作人员已有962名,其中70.9%是藏族。
第一个水文站:1952年建立的昌都水文站。目前西藏全区已有水文观测站30多个,雨量站33个,气象站1个,河流和湖泊实验站各1个,地下水观测井8处,水质分析取样点12处。
第一所现代化医院:1952年9月8日建成的拉萨人民医院,1962年11月30日定名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目前西藏已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区城乡的医疗卫生网和民族卫生医疗队伍。
第一个生物药品厂:1953年3月组成的为畜禽防疫治病服务的血清厂,1964年正式改名为西藏生物药品厂。现在这个厂生产的产品品种达15个,到目前已累计生产合格的菌疫苗15亿毫升。
第一个高山医学研究所:1987年2月正式成立的西藏高山病心血管病研究所。西藏医疗科研人员首创的一种新药,能使80%的高山缺氧患者在三天内痊愈,肺水肿的死亡率已由过去的20%下降到0.5%。
第一个综合大学:1985年创办的西藏大学。目前西藏大学有藏文、藏族艺术等7个系、15个专业。
第一个社会科学院:1985年8月5日正式成立的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这个科学院设有5个研究所和1个藏文古籍出版社,用英、汉、藏三种文字向国内外发行学术期刊《西藏研究》。
第一个现代小学:成立于1951年的西藏昌都小学。现在西藏全区已有2724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由1958年的不到2%提高到54.5%。
第一个电教馆:1985年9月由国家拨专款900万元在拉萨兴建的西藏自治区教科委电化教育馆。这个馆已摄制完成了小学藏语文教科书1—12册、264讲的系列教学片,小学藏语数学教科书1—12册、403讲的系列教学片和初中藏文法、初中藏语代数的系列教学片。
第一所综合艺术学校:1980年9月在拉萨正式成立的西藏艺术学校。这个学校设有藏戏、民间舞蹈、声器乐、话剧、舞美、音乐师资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曾参加过香港第三届国际舞蹈节。
第一个新闻机构:1956年成立西藏日报社。目前西藏全区已有25个新闻单位,编辑、记者人数近1000名。1983年西藏新闻工作者协会和西藏新闻学会成立。
第一张藏文报纸:1956年4月22日,西藏日报(藏文版)创刊。目前,西藏日报社已形成一支178人的采、编、译业务队伍,其中藏族约占50%。
第一个出版期刊:1976年《西藏文艺》(汉文版)创刊。1980年《西藏文艺》(藏文版)开始出版。现在西藏全区有期刊20种,发行量排前三位的是《雪域文化》、《主人》、《西藏研究》。
第一个电视台:1978年4月,西藏广播事业局电视试播组成立,当时即已批准使用“西藏电视台”台标。1978年5月1日黑白电视节目播出,1985年8月20日西藏电视台正式成立。目前,西藏全区已有电视台、电视录像转播台、电视差转台137个。
第一个藏语话剧团:1962年7月1日在拉萨建成西藏话剧团。这个剧团的演员1962年曾在北京用藏语演出《文成公主》,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表扬。现在这个能用藏、汉两种语言演出各种剧目的剧团,已发展到117人,他们自编自演的剧目已有140多部。
第一个群众艺术馆:1985年5月,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建成。现在西藏全区已有具备现代化设施、多功能的群众艺术馆6座,县级文化站25座。
第一个体育运动学校:1974年12月26日在拉萨北郊成立的西藏体育运动学校,现在毕业生已遍布西藏全区。
第一个农牧民体育协会:1987年12月25日,西藏农牧民体育协会在拉萨成立。目前,西藏已挖掘出藏式象棋、喇嘛跳远等20多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体育项目,藏式摔跤、响箭、赛马等群众喜爱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广泛开展。
第一所社会福利院:1959年在拉萨东郊建成的拉萨市老养院,后改名为拉萨市社会福利院。现在西藏全区已有福利院7所、敬老院86所。到1990年全区福利企业的固定资产已达807万元,年产值370万元。
第一个旅游宾馆:1985年由国家投资2000多万元在拉萨建成西藏宾馆。这座宾馆总占地面积46620平方米,建筑面积17129平方米,设有中西餐厅、酒吧、舞厅和通往国内外的直拨电话。宾馆的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都是藏族。目前,这样规模的宾馆在西藏7个地(市)都有。
(本文续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