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制约农业生产与效益的主要因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24
第2版(经济)
专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笔谈

制约农业生产与效益的主要因素
安希伋
从我国40多年的经验来看,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农业技术和农业管理,是影响农业生产与效益的主要因素。
六七十年代,我国农业高产低效。80年代前期,高产高效。进入80年代后期,生产持续增长,效益较大幅度下降;农民收入未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相应增长。这个变化过程,首先同经济体制的演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直接有关。
先说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变化主要是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也包括同期农产品市场局部开放,以及对非农业经营、劳动力流动和农村信贷管理的放宽。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高产与高效。一个外国研究报告认为,在1979—1984年间中国取得高产的因素中,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占的份额为52%;在高效因素中则占有78%。这种把经济体制数量化的方法,当然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过它和当时一般说的“一靠政策”的意思,大体是一致的。
后来发现,搞大包干地块零碎分散、经营规模小;公社遗留下来的经济、行政和社会职能,没有新的组织及时接管。于是提出了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服务事业的任务。各地经过试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并取得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实行区域种植的地方,往往由村里规定种植“五统一”,或者“六统一”,包地农民主要是分管田间管理工作。农民虽仍自负盈亏,经营自主权却受到了限制,两权分离的特征已经淡化。这种情况是不是影响农民生产和经营积极性,对于生产与效益有什么影响,怎样把土地并块和扩大经营规模与农民经济自主权结合起来。都是值得深入调查研究的问题。
经济政策,包括价格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外贸政策以及外汇政策等。40多年来我国各个阶段所实施的经济政策,无不在农业上发生反响。1952—1978年间,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和水土基本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较长期地保证了农业高产和稳产,其中1965—1978年阶段,对于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投资,成为那个阶段农业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1979—1984年间。农业投资继续增加,并实行优惠农业的价格政策,农工产品价格增长比例为54∶20,刺激农民增产并增收。可是到了1985—1990年期间,农工产品价格增长分别为64%和60%,基本同步,相对来说,就失去了原来那种刺激农业的作用。再加上中央对农业投资比例大幅度下降,地方政府投资也偏向工业;农民土地投资风险增大;于是在许多地方出现了地力连年下降局面。为了实现农业持续增长,使工农协调发展,建议今后在作重大经济政策调整的时候,都要进行科学论证,并成为一种制度。目的是弄清新政策之所得与所失,避免盲目决策。
第三个制约农业增产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40多年来,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对于农业增产和高效,对缓解效益下滑,都起到了重大作用。现在科技在农业增长中所占的份额已达到30—40%。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从传统的单项研究进入了有针对性的多学科联合研究;(2)从单纯的或把主要力量放在提高产量的研究上,进而开始把高产、高效和优势三者作为共同的又互相联系的研究任务;(3)打破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生产实践互相脱节的状态,开始采取多种形式,把三者互相结合起来。1990年我国已建成41万个专业合作组织,7.7万个农业技术协会,主要民办,有的得到公助,这是农民互相交流经验迫切需要的一种组织形式。我们还有70%的农业科研成果没有得到推广。我认为所谓推广,并不是字面上的推一推动一动,而是要建立一种能够自我运转的推广机制,为新科技流入生产领域创造一条畅通的渠道。公办、民办要互相协调动作。
最后说说管理。农业管理的范围很广。这里只谈两件具体的事情。第一件事,现在一些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卖。建议总结一下近年的经验,主要是弄清楚:这样做是不是缩短了商品流通过程,减少了流通环节,特别是节约了流通费用?是应该继续做下去,还是需要改弦更张。有些农产品,开放得也不够。例如全国80%的商品粮掌握在政府手中。这样做是有利于商品流通,或是更不灵活?是有利于买卖难,还是加重了买卖难?第二件事,各地设置的关卡很多,看来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行政和经济体制问题。但是我们总不能长期处在一种经济分割状态中,该下决心解决它。因为它在制约着农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