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中国科学院新增选学部委员简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2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科学院新增选学部委员简介
编者按:本报从今年1月18日起开辟了“中国科学院新增选学部委员简介”专栏,前后刊登了42期,逐一介绍了新当选的210位学部委员的学术成就和主要贡献,今日全部介绍完毕。
介绍这些学部委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有的学部委员把报纸珍藏起来,并且激动地说:“我们的劳动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我们只有努力再努力,攀登再攀登,为祖国科学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竭尽全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果!”广大读者则通过介绍,进一步了解到这些学部委员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高新技术、基础性研究等方面,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创造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从而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钦佩和敬重。这对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本专栏的组稿、编辑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以及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陈运泰
地学部学部委员。地球物理学家。1940年8月生。广东潮阳人。1962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78年起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现任该所研究员、所长。在地震波传播研究方面,改进和应用了哈斯克尔矩阵法。在地震位错理论方面,提出了测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和介质品质因数的实用方法;应用与发展了静力学地震位错理论;在国内最早综合利用地震波资料、“零频”资料和重力资料求得我国一些大地震的发震构造和破裂过程;提出了大地震震源过程中“质量迁移”、“震前蠕动”等新观点,定量地分析论证了滑动弱化在地震不稳定性中所起的作用,震源区介质的流变性对于地震自身的重复性及地震序列类型的控制作用,介质与应力的不均匀性对于地震断层的不稳定扩展与地震辐射的控制作用。在地震强地面运动的观测与研究方面,获取了一批高质量的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的记录;在国际上最早用近震源地面加速度记录反演天然地震的矩张量。
赵仁恺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核动力工程专家。1923年2月生。江苏南京人。1946年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现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委潜艇核动力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参加了我国第一座军用钚生产堆的研究设计和试验。他作为核潜艇研究设计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参与主持了核动力部分的研究设计和试验。他是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研究设计和调试运行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为我国潜艇核动力的发展和海军潜艇部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完整的实践经验。他主持完成了陆上模式堆的全寿期运行试验考核及开盖卸料的全过程,取得完整的成套经验;负责处理潜艇核动力在建设和部队运行使用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领导组织了新一代先进的潜艇核动力研究设计。
胡和生
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微分几何学家。一九二八年六月生。江苏南京人。一九五○年上海大夏大学数理系毕业。一九五二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复旦大学教授。从事微分几何研究,对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常曲率空间的特征等问题,发展和改进了著名数学家的工作。在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一般方法。对有质量规范场解的存在性问题、团块现象和球对称规范势的决定等问题,都取得难度大、水平高的重要成果。在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
欧阳予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1927年7月生。四川乐山人。1948年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毕业。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任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总工程师;秦山核电公司第一副总经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7年起他参与主持并组织完成了我国第一座军用生产堆的研究设计,该堆于1966年顺利建成投产。他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参与组织制定了核电站技术方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科技开发。审定并组织完成了核电站设计中的重大科研课题,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主持完成了秦山核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解决了建造中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担任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编委会主任,主持完成了秦山核电站安全性的报告。
胡仁宇
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实验核物理学家。1931年7月生。浙江江山人。195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曾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核物理实验研究及核测试技术工作。先后筹建并领导了多种核物理实验室,承担有关中子物理、放射性核素测量和其它核测试工作。开展了强脉冲混合辐射场的各种特性的测量工作。70年代末以后,又参加组建惯性约束聚变实验室。
王之江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光学家。1930年10月生。江苏常州人。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物理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在光学设计方面:发展了像差理论和像质评价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完成了大批光学系统设计;在激光科学技术方面,领导研制成我国第一台激光器,并在技术和原理上有所创新。70年代他领导完成了高能高亮度钕玻璃激光系统。在这项工作中解决的一系列理论、技术及工艺问题,对于我国激光科学技术起了开拓性作用。关于某些激光重大应用对亮度要求的判断,使工作避免了盲目性。此外倡议和具体领导了我国七五攻关中激光浓缩铀项目。
姜圣阶
化学部学部委员。核化工、放射化工与核工程专家。1915年11月生。黑龙江林甸人,1936年河北工学院机电系毕业。195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获科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顾问,高级工程师。50年代,在主持永利宁厂改扩建工程中,完成了百余项化工技术革新,其中氨合成塔、流态化技术在硫酸生产中的应用、无烟煤代替焦炭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研制层板包扎式高压容器等项,对发展新中国化肥工业起到重大作用。在发展核化工、核工业方面,他领导和组织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大型军生产反应堆、核燃料后处理厂在运行中通过对后处理工艺流程的两项革新,使我国钚生产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原子弹、氢弹提供核装料和核心部件作出了贡献。他积极倡导和实践核能的和平利用,指导秦山核电站及核燃料循环的科研建设。他主持了国家核安全局的组建,为建立我国核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欧阳自远
地学部学部委员。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1935年10月生。江西上饶人。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勘探系毕业。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选场与地质效应研究,系统提出碳酸盐岩层中进行核试验的地质、地球化学论据,核爆后验证成功。在陨石研究方面:提出了铁陨石成因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线照射历史的理论;发现地质体中的消融型宇宙尘并提出判据系列,划分了宇宙尘成因类型。在比较行星学研究方面:对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与化学演化过程,行星模式丰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模式与理论。在地外物质与地球相互作用方面,充实了玻璃陨石成因理论。
姚 熹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材料科学家。1935年9月生。江苏武进人。1957年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82年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获固态科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电子材料与电子器件研究所所长。从事功能陶瓷的研究工作,在双晶界面的研究中发现了陶瓷晶粒的压电共振现象,并采用计算机电路模拟方法,计算出了晶粒大小和取向都随机分布的多晶聚集体的介电频谱,其结果与实验十分吻合。获得美国陶瓷学会1985年度的Ross奖。对铁电体中的极化弛豫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微畴—宏畴转变、电场诱导纳米结构调整以及超顺电态状态等一系列新现象,对发展机敏材料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周毓麟
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数学家。1923年2月生。浙江镇海人。1945年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毕业。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大学获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对非线性抛物型、非线性椭圆型方程和具孤子解的非线性发展方程(组)进行了系统的长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完整而深刻的结果。他与合作者关于渗流方程的工作被公认为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指出了这类方程解的一系列重要特性。他还在计算数学、流体力学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比较完整地建立起离散泛函分析的基本理论,把偏微分方程中的内插不等式等应用于有限差分理论中。他作为主要作者之一,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黄胜年
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实验核物理学家。1932年2月生。江苏省太仓县人。1950年至1952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1952年至1955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学习。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核工业研究生部主任。1956年起,长期从事中子物理与原子核裂变的实验研究工作和组织工作。他先后完成了各种能量中子引起铀、钚、钍核素以及铀—238、钚—240自发裂变体系的实验。在没有直接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建立了方法与装置,完成了金属铀本底中子的测定。1979年后,与课题组人员一起,对锎—252自发裂变这种典型的低激发能裂变,进行了系统的和详细的实验。观察到高动能事件碎片质量分布上的精细结构,并得出氚和α粒子伴随裂变(三分裂)的各种关联特性。
徐至展
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激光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学家。1938年12月生。江苏常州人。1962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196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在实现激光打靶发射中子、微球靶压缩等项重大成果中均有贡献。在非线性或不稳定性过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1981年已实现粒子数反转并发现新反转区;实现105.7A软X射线激光;实现国际上第一次用类锂硅离子和类钠铜离子方案获得五条新波长的X射线激光,最短波长已达72.2A,尤其有重大意义的是发现新的跃迁能级。
谢光选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导弹与火箭专家。1922年11月生。江西南昌人。1946年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现任航空航天部科技委顾问,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技术总顾问。早年从事兵器技术工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火箭发射器和反坦克火箭,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957年以后,先后参加过四种战略武器和两种运载火箭的研制和技术领导工作,担任过地地中近程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在低温技术的应用、纵向耦合振动的控制、弹性理论的引入、高空失重条件下发动机的二次起动等技术关键中起到了总设计师的组织、指导和决策作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使我国火箭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参加过中近程导弹的研制,曾任导弹、核武器两弹结合技术协调小组组长,成功地组织了两弹结合的试验工作,《液体地地战略武器及运载火箭》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国防科工委科技成果特等奖。
王佛松
化学部学部委员。高分子化学家。1933年5月生。广东兴宁县人。1955年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高分子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副院长。60年代在应化所“顺丁橡胶会战”中,完成了顺丁橡胶合成实验室小试工作,为我国顺丁橡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1966年起他组织并领导了异戊二烯橡胶钴体系催化剂研究,完成了中试。1970年发现异戊二烯定向聚合新催化剂——稀土催化剂。80年代以来,他一方面继续研究异戊二烯本体聚合;另一方面率先在国内开展导电高分子的研究。
曹楚南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腐蚀科学与电化学专家。1930年8月15日生。江苏常熟人。1952年同济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物理化学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1987年起任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研究员,腐蚀科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在我国倡导和开拓了腐蚀电化学研究领域,他的专著《腐蚀电化学原理》从平衡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多电极系统和多反应耦合系统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等方面论述了腐蚀电化学的特殊规律;从理论上导出了概率公式和电化学噪声的谱功率密度方程式;他提出了利用载波钝化改进不锈钢钝化膜稳定性的思想并经实验证实;他将定态过程稳定性理论引入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他研究并发展了腐蚀研究和监测的电化学方法。(注:3月24日刊登的曹楚南简介有误,故今日重登。)
杨雄里
生物学部学部委员。神经生理学家。1941年10月生。浙江镇海人。1963年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所工作至今,现任该所研究员、所长。从事视觉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70余篇论著应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染色技术,并与药理、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水平细胞所接收的光感受器信号的鉴别及信号间相互作用的分析中,细致地从形态和生理上鉴定了鱼的各类水平细胞,从而为视网膜第一突触层中的信息处理描绘了一幅完整的概图。在视网膜中突触传递的调控研究中,进一步研究了光感受器信号向双板细胞和水平细胞传递的化学基础。
经福谦
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物理学家。1929年6月生。江苏淮阴人。1952年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军械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在爆炸力学领域,他在内爆动力学研究中提出了“严重稀疏范围”和信号保护通道设计的“绝对保护”概念。在高压物理领域,他为核爆炸条件下超高压物态方程测量解决了关键性技术,提供了大量有关材料的高压物性和高压物态方程数据。他是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聚合爆轰人工热核反应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并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其他科技成果奖。198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石钟慈
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计算数学家。1933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随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教授主持的我国第一个计算数学小组学习计算方法,1956年被首批派到苏联科学院作计算数学专业研究生。1960年回国后积极参加了冯康教授领导的我国计算数学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研究员、主任。在计算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取得多项创造性成果。1964年前,曾得二项国际最佳结果。后对有限元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70年代末创造了“样条有限元”理论,有广泛应用价值。80年代解决了非协调有限元收敛性的重要理论问题,构成了有限元法的重大进展。
吴承康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气体动力学家。1929年11月生。河北滦县人。1951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52年获该系硕士学位。195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科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他在高温气体动力学领域内,结合航天、能源等任务开展了燃烧、烧蚀、等离子体科学技术研究。在我国弹道导弹弹头防热系统研制中,率先全面发展了烧蚀实验装备与方法,对洲际导弹弹头防热可靠性、人造卫星回收方案、再入通讯可行途径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年来领导开展了新型燃煤预燃室研究,用于多处电站,节约大量燃油。在等离子体技术方面,带头开展电弧等离子发生器的应用和基础研究。曾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
李德平
数理学部学部委员。辐射物理、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学家。1926年11月4日生。江苏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他建立了我国核工业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体系,为解决一些重大工号的建设和运行中的辐射防护和安全问题作出了贡献。曾指导我国初期放射性计量科研及建立实验室。在从事辐射探测器研究中,他参与研究了我国首次研制卤素计数管强流管及稳压管,在电离室方面推导了普适的电离电流体复合损失新的公式,发展了用细束照射研究探测器性能的方法,证明近滕等人的精细工作仍与实际不符。他的“球形电离室特性”一文有助于平息关于中有效心是否随源距离前移的争论。他完整地解决了核工业职业照射危害最大的氡及其子体测量中的问题。曾作为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主委员会成员参与辐射防护基本标准ICRP1990年建议书的制定,并曾参加国际劳动组织(ILO)的职工辐射防护规定的审议。现任我国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席,环保局核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加国内核设施的评审。
刘永坦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雷达、制导技术专家。1936年12月生。湖北武汉人。1958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至今,现任该校教授。在地波超视距对海探测雷达的研制工作中,解决了11项关键技术,并组织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地波超视距雷达站。首次将连续波、线性调频、伪码调幅信号应用于地波超视距雷达;主持两维FFT信号处理机和高线性接收通道的实现;提出信道一致性数字补偿技术和多目标自适应快速最优跟踪方案。在逆合成孔径雷达研究中,提出了新的补偿理论,解决了大宽带系统补偿等关键技术问题。在数字式宽带FM/CW雷达信号处理机的研制中,提出了微程序控制模拟滑窗分段FFT谱分析及数字式多门限自动检测的独特的模拟/数字混合信号处理模式,解决了大动态宽频域信号的高分辨谱分析问题。
施立明
生物学部学部委员。细胞遗传学家。1939年12月生。浙江乐清人。1964年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该所研究员、所长。长期从事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在细胞遗传学,特别是动物染色体方面,成绩显著。早期所参加的核武器生物学效应工作及由他主持的辐射细胞遗传学研究成果均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在哺乳动物细胞分类学和核型进化研究方面,特别是麂属动物的比较细胞遗传学研究,有所创新,其中包括我国遗传学教科书以及McClintock的诺贝尔奖获奖报告,被视为核型进化方面的重要基本文献。在遗传毒理学、减数分裂、特别是联会复合体的研究,也多有建树与创新。近年来倡导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野生动物细胞库,为我国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作出了贡献。
戴念慈
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建筑学家。1920年4月生,于1991年11月12日逝世。江苏无锡人。1942年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历任建筑工程部设计院主任工程师、总建筑师、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建筑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建设部顾问,高级建筑师(教授级)。他是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分卷的编委会主任。负责设计的中国美术馆(北京)、北京饭店西楼、斯里兰卡国际会议大厦等10项重要工程,都达到了国内建筑设计最高水平。发表了《建筑设计》、《论建筑设计的风格、形式、内容及其他》等论著50多篇,对我国建筑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在住宅建设方面,提出了加大住房密度、节约用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设计思想,对国家制定政策和住宅建设起了重要作用。(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