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燕园情依依——记台湾学者吴大猷访问北京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25
第4版(要闻)
专栏:

燕园情依依
——记台湾学者吴大猷访问北京大学
新华社记者 施宝华
5月的燕园,花妍树茂,春风和煦,未名湖畔不时卷起阵阵欢乐涟漪。23日,充满喜气的燕园迎来了一位阔别46年的老校友——台湾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
上午9时许,85岁高龄的吴大猷教授在李政道教授和夫人秦惠?女士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大学。当他们步入电教大楼,周培源、黄昆、朱光亚等科学家已经在门口迎候,吴大猷看到已经阔别46年的学长、同事、学生,激动不已,他急急迎上同他们一一紧紧握手、频频问候致意。
吴大猷是北大的老校友了。1934年,他就担任北大物理系教授。抗战期间,吴大猷随校迁至昆明,在极其艰苦简陋的环境中,吴大猷不仅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学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日后成为饮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而且培养了像杨振宁、李政道、黄昆、朱光亚等那样一批著名科学家。
1946年,吴大猷教授赴美讲学并进行科学研究,从此一别,再也不能回北大了。40多年来,他在台湾时时依恋故土旧友、特别思念曾在一起从事科研教学的北大同事。李政道教授夫妇很理解老人的心情,经过多方努力,才促成了吴大猷教授此次大陆行。
北大对于这位在国际物理学界久负盛名的老校友,十分敬重,特地授予他“名誉教授”的称号。当吴大猷从北大吴树青校长手中接过“名誉教授”证书,听了李政道教授赋吟的祝诗“吴师清高如云如山,北大执学已逾半世,名誉成就众所敬仰,教授弟子全球皆是”后,老人动情而又无拘无束地起立致词。他说,吴树青校长、李政道先生的溢美之词,听了好像是说别人,不是我吴大猷,我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他的幽默风趣和谦虚,立即引来了热烈掌声。吴大猷向燕园的年轻一代介绍了40年代北大物理系的教授们如何孜孜以求发展北大物理科学研究事业,如何在困难逆境中坚持科研和教学工作。他的家常式的亲切讲话,一次又一次地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吴大猷接着说,看到现在的北大已今非昔比,当年的一个物理系已扩展为好几个专业物理系,教学科研实力大大增强,学生弟子增加了许多倍,我虽未参与,但心中也非常高兴。
仪式结束之后,吴大猷教授在李政道教授夫妇等陪同下,驱车游览燕园景色,他感到这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博雅塔、未名湖比以前更美、更迷人了。他看到许多新建的现代化楼宇,不时地问李政道教授这些燕园新景的来历。李政道现在也是“老北大”了,他在这里兴建了现代物理研究中心,每次来京都要来这里“办公”,所以他能向恩师一一介绍。
李政道夫妇把吴大猷教授带到了现代物理研究中心,想让老人稍事休息。但是,等候在这里的北大人却把吴大猷先生团团围住,他们有的是吴教授当年的友好,有的是吴教授当年同事的子女,他们向吴教授问候致意,话叙别离46载的世情变迁,赠送纪念品。最使吴大猷教授动情的是,北大人把一台光栅放到吴教授面前,这是吴教授在1934年为了北大物理系开展光谱学研究在美国寻购来的。睹物生情,他看到这台“年近花甲”的老仪器在北大保存得这样完好,十分高兴。他忘情地向大家介绍寻购这台仪器的经过和当年使用这台仪器进行研究的情景。不一会,一本影印的物理学讲义又呈现在吴教授面前,北大人告诉他,这是吴教授当年编写的讲义,上面还有吴先生修改的笔迹,吴大猷拿起来仔细看了一番,果然是当年旧物,吴教授激动不已,北大人把他旧时教物保存得如此完好,这里凝含着北大学人何等深挚的友情啊!
人越来越多了。专门“负责照顾”吴大猷教授此次大陆行的秦惠?女士着急了。为了吴老的健康,李政道教授只好起立搀扶着吴大猷,穿过人群,“护驾”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让吴先生休息片刻。
午饭后,吴大猷告别了燕园。在回宾馆的路上,他仍沉浸在燕园难忘的欢聚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