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怀念筱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5-25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怀念筱璋
吴印威
钱筱璋同志离开我们一年了,我深切地怀念着他。想起他,那个精明干练,多才多艺,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待人诚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筱璋,就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往事历历,不禁涌上心头,我为失去这样的好同志而心中凄楚。
在30年代中期,我在上海明星电影公司认识筱璋,那时他是一个十几岁的青年,但他的电影剪辑业务已经比较成熟,早已独立工作了。我同他在影片《生死同心》和《马路天使》中两度合作,特别是在《马路天使》的工作中,他给我的印象是头脑清楚,思维敏捷,善于领会导演的意图,是袁牧之同志得心应手的好助理,我经常听到牧之称赞他。40年代,延安电影团曾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制作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名《南泥湾》)时,我对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时,我们只有16毫米的胶片,洗印全用土法,而且,谁也没有去过南泥湾,于是,我和几个搞摄影的同志先去看看,筱璋是电影团的秘书,我们走了他必须留团。到了南泥湾,同驻那里的359旅指战员们商量,大家热情很高,研究出大致的轮廓就开始拍摄了。回延安时带回的只有简单的说明,交给没去南泥湾的筱璋,他就认真地反复地看片子,根据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制定的“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结合部队的特点,编辑成《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的纪录片。当时,我们根本不具备有声电影的条件,为了提高影片的质量,让观众看得满意,筱璋和其他同志研究,用留声机放音乐,用话筒念解说词,自己朗诵,每放一场电影,就这样配一次音。放映之后,在延安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观众为有了自己的有声电影而欢呼。接着,筱璋带队到南泥湾,一个连队,一个生产单位地放映,指战员们看到自己和战友们在银幕上出现,兴奋极了,对当时的生产和练兵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我党创建的第一个电影厂——东北电影制片厂,筱璋更有了英雄用武之地,越发显得才华横溢,他领导全厂新闻纪录电影的生产,又亲自率队外出拍摄,亲自编辑,还培养了不少的专业人才。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筱璋从兴山到北京,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都担任领导工作,也和过去一样,经常参加第一线生产,编辑重大题材的纪录片。
筱璋同志要求自己很严格,是个识大体顾大局,服从工作需要的好党员。1941年他从重庆到延安,为了接触实际,他参加过征粮和盐务工作。后来调到电影团,筱璋作为电影业务人员,深知当时不具备制片条件,就愉快地接受了秘书工作。秘书工作,就是管理生活和业余生产。在生活管理方面,琐琐碎碎,筱璋不厌其烦,使大家生活得很愉快。比如:文化娱乐方面,每逢年节,总政治部都有联欢晚会,节目就由各个直属单位出。这时最忙的就是筱璋,他又编又导,还是舞台监督兼效果员。40年代初期,由于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解放区的财政发生了极大的困难,毛主席号召解放区的机关、学校、部队尽可能地实行生产自给。筱璋和同志们多次讨论,集思广益,根据电影团有利的条件来搞生产,首先是变废为宝,把团里的废胶片清洗出来做证章,当时延安的许多单位,为了工作的需要,工作人员应有标志,许多同志也希望戴上证章,留个纪念,于是全团就动手作证章了。对外联系,对内组织生产,都由筱璋负责,这一炮很快就打响了。团里有了资金,便设法到解放区外的地区去购买照相器材,开起了照相馆,这时延安各机关、部队和单位都搞了一段生产,个人手中也有些余钱,都愿意留个影,因此照相馆真是宾客盈门,这一炮又打响了。搞了生产之后,电影团几乎不仅做到自给自足,而且用生产所得扩建了办公室,新盖了好几间宿舍,电影团便办起摄影训练班,从部队调干部来培训,为革命胜利发展的需要准备摄影人才。
筱璋同志在关键时刻完成重要任务更是出色。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下山摘桃子,企图和我们争夺胜利果实。在电影方面也是如此,伪“满映”是双方争夺的目标。为了赶在国民党的前面,当时电影团的上级领导,延安八路军联政宣传部部长肖向荣同志通知我,派钱筱璋等四同志随八路军教导团先赴东北。在前进中,东北形势急剧恶化,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东北,于是就产生了前进或后退或原地等待的问题,筱璋牢记重要嘱托,一定要把伪“满映”的大规模电影器材接过来,为党的电影事业奠定物质基础。因此,他偕同张建珍,不顾艰苦险阻,勇往直前。这时,我军已撤离沈阳,筱璋在抚顺找到中共东北局,在东北局的领导下,成立了以舒群、袁牧之、田方、许珂和筱璋五人的接管小组。在我长春驻军和地下党的协助下,筱璋、田方、许珂三人化装进了长春,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团结争取了原“满映”许多进步的中、日职工,在我军撤离长春之前,他们群策群力,把原“满映”的主要器材都装上火车,连同职工及其家属,共用了两列共25节专车,经过哈尔滨,运往东北边陲兴山市,在鹤岗成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又有了大批人才,从长春撤出的中日职工,大部分是艺术、技术、行政等方面的骨干,还有一些进步的青年。这时,电影团全体也抵达兴山,生产便立即开始,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并为拍摄故事片做准备工作。长春收复,东影迁回长春不久,第一部故事片《桥》就同观众见面了。筱璋参加的接管小组,在保留人才和接管器材方面的业绩,成为我党电影战线的重大历史事件。
筱璋同志的一生,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党的电影事业奋斗的一生。离休后,他还主持电影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他亲自采访,搜集,研究和编写党领导电影的历史资料,他对电影界的前辈们充满深厚的感情。
作为电影剪辑专家、电影事业家的筱璋,从不出头露面,也不愿别人宣传他,他只知奉献,没有索取,最后连遗体也献给医学研究。然而,这个埋头苦干,风格高尚的筱璋,却长久地深深地留在人们心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