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美国大选的“开场锣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2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美国大选的“开场锣鼓”
本报记者 张亮
18日,新罕布什尔州举行了今年美国大选的首场预选。在共和党内,布什总统获胜,但受到其竞争对手布坎南的严重挑战。在民主党方面,马萨诸塞州前联邦参议员聪格斯得票最多,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名列第二。由于新州预选具有全国性影响,因而角逐两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竞选态势似乎已初现轮廓。
从“开场锣鼓”看,民主党的竞选热点已集中于聪格斯、克林顿2人身上。聪格斯得票35%,领先于克林顿,但两者相差不到10%,其他竞选人则远远落后。起初,克林顿在民意测验中曾一度遥遥领先。后来有人揭发他有“婚外情”和在越战期间“逃避服役”,其竞选地位急转直下。经过几个星期的苦战,他的支持率虽有所上升,但仍未能击败聪格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聪格斯获胜也受益于克林顿的这段插曲。
据估计,如果不发生意外情况,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将在聪格斯和克林顿两人中产生。其他竞选人则逐步被淘汰。目前两人旗鼓相当,各有千秋。聪格斯提出的“保守性”经济政策对选民有一定吸引力。但是,聪格斯被认为“缺乏总统风度和魅力”,还患过癌症,而克林顿年轻有为,能言善辩,在当州长期间有所“建树”。但是,对他“婚外情”和“逃避服役”的揭发的影响依然存在。不少人敦促民主党的“重量级”人士出来竞选,如纽约州州长科莫、众议院多数派领袖肯普·哈特和参议员本特森。眼下看,他们半路出山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
共和党方面,布什得票58%,布坎南得票40%。预选既给布什带来了胜利,也敲响了“警钟”。布什竞选班子的一名高级顾问告诫说:“现在是系好安全带的时候了。”的确,这次预选结果引起了布什竞选班子的忧虑和不安,布坎南得票之多,大大出乎人们预料。
布什总统的竞选地位何以受挫?据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美国经济不景气,以及选民对布什总统未能迅速扭转这种颓势而存在强烈的不满情绪。这次经济衰退对新罕布什尔州的打击尤为严重。布什1988年当选总统时,该州的失业率仅为2.5%,而去年底升至7.8%,高于全国7.1%的平均水平。同期内,新罕布什尔州失去了5万个就业岗位;破产企业由835家猛增到3848家;领取食品券的人数翻了两番;1988年没有一家银行倒闭,而1991年则有14家银行倒闭。因此,有人说,新罕布什尔州近一半的共和党选民与其说是支持他人当选总统,倒不如说是发泄他们对布什总统的不满情绪。布什总统也声称,他理解选民发出的“不满信号”。
布坎南曾任尼克松和福特总统的顾问,里根总统的发言撰稿人,是共和党内“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政治上主张“美国优先”;在经济上反对政府干预,要求减税;在军事上主张减少在欧洲驻军,但继续“星球大战”计划。分析家认为:布坎南之所以得到部分人的支持,是“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在美国又重新抬头的表现。
尽管如此,布什最终获得共和党候选人提名几乎是十拿九稳。“布坎南现象”不会对此构成太大威胁。但是,布坎南的攻势毕竟对布什有弊无利。一方面,他拉走了共和党的部分选票,进而削弱布什的竞选地位;另一方面,布坎南的竞选也帮了民主党人的忙,并且使布什受到“内外夹攻”。布坎南的一些支持者已表示,11月初大选时他们将投民主党候选人的票。
新罕布什尔州的这次预选显示,布什总统要击败民主党对手并非易事。布什自己也承认,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至于他能否打赢,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今年美国经济将如何发展。
(本报华盛顿2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