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绿色壮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03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绿色壮歌
袁茂余 肖亦农
奔腾不息的黄河滚滚东流,当它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边沿时,也许被这片神奇瑰丽的土地所吸引,特意放慢了自己的脚步,伸开长长的臂膀,像母亲拥抱自己的孩子那样,将这片土地紧紧挽在自己的臂弯里。那昼夜不息的涛声,像总在哼着一支温柔的摇篮曲,呼唤着鄂尔多斯,赞美着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的呼唤
鄂尔多斯地处阴山之南,黄河从西、北、东三面环抱着它,雄伟的长城则从南面卫护着它。3500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便在这一带游猎、放牧,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河套文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人民歌,描摹的正是这一带美丽的原始草原风貌;秦汉时期,这里林密草茂,土地肥沃,是当时国家的重要粮仓,被誉为“新秦中”、“河南地”……然而,这一切都成了一页被撕去的辉煌历史,千百年来,由于历代统治者对它掠夺性的经营,滥垦、滥伐、滥牧,加上连年战争,致使这块古老的土地渐渐失去了往昔的青春。沙化、水蚀、风剥、干旱、水土流失这些威胁人类生存的灾害一齐降临到它的头上,就像从潘多拉魔盒中钻出的鬼怪,把秀丽的鄂尔多斯搅得周身疮痍,伤痕累累。
西边出现的毛乌素、库布其两大沙漠,像两只贪婪的黄龙,无止无休地吞噬着草原、良田。多少“河套人”的子孙被凶猛的沙暴驱赶得拖儿带女,眼泪汪汪离开自己的家园;东部丘陵地区,万山光秃,一次次猛烈山洪的无情大刀,将这儿切割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山洪裹带的泥沙通过这千沟万壑一齐倾入黄河。据有关专家测定:鄂尔多斯地区每年向黄河输入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按10米见方排列起来,可以排1600公里长。更有甚者,这一带属红砒沙地质区,土质疏松,沙粒粗壮,入河后大浪不能将它们推入海,全沉塞于黄河下游的河床之中。每年,淤积于黄河下游的近4亿吨泥沙中,鄂尔多斯地段的几乎占了一半。
黄河在呼唤!鄂尔多斯在呼唤!
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蒙汉各族人民,并没有被灾害吓倒,他们一代一代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抗沙治黄的动人篇章。
两座功德碑
在我国,为活人立碑的事是很少见的,但在鄂尔多斯所在的伊克昭盟园子塔拉村的万绿丛中,当地政府却为活着的治沙英雄徐治民立了一块高耸的“功德碑”,上面镌刻着“造林治沙先锋徐治民同志碑”12个闪光的大字。
40年前,一场肆虐的沙暴将园子塔拉村一口吞掉了,村里30家农户逃走29户。当时,住在邻村的徐治民再也忍耐不住了,他带领18名志同道合的治沙勇士,开赴园子塔拉村安营扎寨,揭开了鄂尔多斯抗击风沙的序幕。有时狂风裹挟着沙粒铺天盖地压过来,天昏地暗,帐篷被埋了,趴在地面的人也被埋了。沙暴一过,他们抖掉身上的沙子,继续打井植树,植了被埋,埋了再植。后来,一位刚从林学院毕业、志愿支边来到这儿的大学生也赶来从科学上加以指导。数年过去,这块方圆几十里的沙海奇迹般地变成了浓荫掩映的绿洲,有力地挡住了扑向黄河的沙头。逃走的29户人家全部重返家园,还有一些逃沙荒的外地人也到这儿安家落户。
这一事迹,震动了整个鄂尔多斯,也震动了整个内蒙古,因为它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真理:沙龙是可以缚住的。
1959年,徐治民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如今,徐治民已是80高龄的老人了。他植了一辈子树,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唯有他亲手栽的6500亩约14万株树却亭亭玉立,直指蓝天。那是他一生心血染成的绿色,那是他留给后代子孙一笔永远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在伊金霍洛旗新街治沙站旁一片年青的松树林中,人们也为原新街治沙站站长王玉珊高高立了一块功德碑。碑文为国务委员陈俊生所题:“功在社会,利在子孙,造福人类。”
新街距成吉思汗陵只有十几公里。据史料载,700多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进攻西夏征战到此。他被眼前这片迷人的草原及草原上膘肥体壮的马群羊群吸引住了。将马鞭朝地下一指,嘱咐他的家人:“我死后要葬于此。”哪知700多年后,沧桑巨变,迷人的草原变成了茫茫的沙海。70年代初,王玉珊出任新街治沙站站长那年,周围三个乡就有上千人被沙暴逼走他乡。共产党员王玉珊,带领治沙站全体职工,一头扎进了毛乌素沙漠的腹地植树造林,饿了,啃口干馒头,渴了,喝口淖里苦涩的水,一个沙包一个沙包地规划、治理。十年过去,绿色的点变成绿色的线,绿色的线变成绿色的片;他经常带着科技人员和无偿支援的树苗,到四乡沙区去,用自己植树成功的事实发动农牧民植树造林。许多要逃走的人听了他的话,不走了,坚持种草种树;他拖着浮肿的双腿,一次一次地跑呼市,上北京,奔走呼号,终于争取到了飞机播种试验项目。由于他和科技人员的精心组织,次次飞播,均获成功,得到林业部表扬。中国林学会组织的“飞播鉴定会”就在新街治沙站召开。
20个春秋过去了,新街治沙站造林保存面积由他刚来时的两万亩发展到153万亩,周围三个乡的造林保存面积也由原来的2万亩发展到40万亩,治沙站和治沙站所在的伊金霍洛旗,均被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20年奔波于风沙之中,摧垮了他的身体,他终于过早地倒下去了,倒在治沙的征途中,终年58岁。……人们闻讯,悲痛不已,一致要求为这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立碑……
安息吧,王玉珊,千百万鄂尔多斯人不会忘记你,那用血肉之躯筑起的绿色长城不会忘记你,黄河不会忘记你。
给千梁万壑缝绿装
鄂尔多斯治沙造林的历史也有过艰难曲折。前30年,虽出现过几次治沙造林热潮,但时起时落,在“以粮为纲”、“牧民不吃亏心粮”等一些片面、错误的口号影响下,几度出现边造林、边毁林的令人痛心的现象,有的地方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反而更加严重,直至1981年,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开展,鄂尔多斯治沙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才走上了一个崭新的历程。
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境内的皇甫川,是被国务院列入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皇甫川是黄河西岸的一条支流,全长125公里,流域面积3200平方公里。这一带土质松散,山洪一冲,坡塌地陷,弄得大沟小沟密如蛛网,有的沟竟深达100余米,站在沟上往下看,深不见底,令人害怕。每年每平方公里向黄河输入泥沙1.88万吨。世界银行组织的官员曾来此视察,惊叹这儿水土流失是“世界之最”。
对皇甫川,过去也几次下决心治理过,但成效不大。从1981年开始,在皇甫川推开了承包治理小流域政策,即将每条向黄河输送泥沙的沟壑及沟壑两侧的坡梁山峁,分别承包给每家每户治理。谁治理,谁受益,子女有继承权。新治理成的河滩地、沟坝地,5至10年不定产,不提留,不征税。
这有如一曲响亮的进军号,很快,皇甫川出现了千家万户治理千梁万壑的动人场面。每到春天,户户倾家出动,千军万马云集山头,蔚为壮观。每座山头,经常会响起鄂尔多斯人发自肺腑的民歌长调,一山唱,万山和:“海红子不醉酒枣枣醉,如今的政策闹了个对。包产到户责任田,邓小平的主张人喜欢。”每在这时,旗里各级干部和科技人员也一齐出动,散入各乡各村分类指导。他们的基本作法是:25°坡以上的山梁上退耕还林,种沙打旺一类的草,栽柠条一类的灌木,植白杨、油松一类的耐旱树种,这种林灌草一起上的梯次植被,保土保水效果颇佳;山梁下沟川两侧平缓的坡地上及源头小沟,层层筑坝建造梯田,或种牧草,或种粮食,既有经济效益,又可拦截山洪;大沟大川中央,则修筑有规则的排水系统,防止山洪横冲直撞……
绿色,在皇甫人勤劳的巧手下不断扩大、蔓延……现在,再看皇甫川,处处碧绿,处处春天。1991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载:全国八片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点治理成效显著。八片中的第二片就是皇甫川。
据专家们测定:经过10年治理,皇甫川每年每平方公里输入黄河的泥沙已由10年前的1.88万吨减少到0.85万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黄河高兴的数字。
3153工程,美好的前景
提起治沙造林,人们不会忘记鄂尔多斯的伊克昭盟盟委书记陈启厚。他祖籍陕西府谷,8岁丧父,在家乡生活不下去了,只好跟着母亲“走西口”来到伊克昭盟准格尔旗暖水乡落户,吃尽了人间的苦头。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每当广播里响起“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实在难留”这首流传全国的曲子,仍会触发他对儿时苦难经历的回忆而泪水盈盈。是鄂尔多斯这片贫困的土地收留和养育了他,他对这片土地始终充满了儿子对母亲般的热爱与眷恋。看到这儿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是几场暴雨过后,小沟变大沟,大沟变成川,座座山梁变得千疮百孔,就仿佛看到母亲身上的伤疤一样痛心。从他参加工作的那天起,便立志要改变这儿的生存环境。他从乡干部到盟领导干部,40年来,为治理这片土地不知耗费了多少心力。
80年代末,随着全盟整治国土的声势越来越大,一个新的问题却困扰着他。就是在一些丘陵山区种树种草成绩不小却不能很快摆脱贫困,在一些牧区沙区种的草刚刚泛绿就被牲畜吃掉,不能再生的现象。问题出在哪里?
他仔细考察了乌审旗梅林庙村旺丹尼玛的家庭牧场。旺丹尼玛夫妇原先都在旗里水利部门工作,属国家干部,有了铁饭碗。但地处毛乌素沙漠腹部的家乡,环境却日趋恶化,狂风推着沙丘正一步步逼了过来。每当夜深人静,一种荡自大自然的沙丘移动的嚯嚯声总要搅动他们身上的血液。承包责任制推行后,这对蒙古族夫妇毅然辞去公职,回到了埋着先人遗骨的故土,决心与风沙较量一番。
旺丹尼玛是位有着改革意识的牧人,聪明而有远见。他敢于投入,在方圆1700亩的流动沙丘上搞起了电网围栏封闭,先后建起了14个小草库伦。在里面植树和种优良牧草,轮番放牧。打了三口井,建成了38亩水浇地,办起了牛奶场、养猪场,做到了以牧为主,农牧林草副一齐开发,既有效地阻挡了沙丘的移动,经济效益也很可观,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
陈启厚还考察了东边丘陵区的安定壕村。1980年前,这儿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责任制后,他们在大抓小流域治理、植被建设的同时,还注重抓基本田建设、果树栽培和发展畜牧业,村里人均年收入光果树一项就达180元。
两个典型事例给陈启厚一个有力的启示:治理国土必须与发展农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也即是兼顾农牧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做到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治理国土的事业才能持久,才能有后劲。
他和盟里领导反复研究,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于1990年正式提出了在全盟丘陵山区实施两翼一体战略和3153工程。其基本含义是:以植被建设、水利水保为两翼,以农牧业经济为主体,通过建设两翼,促进主体腾飞。八五期间,在抓好植被建设的同时,人均建成3亩稳产高产田,人均种植10亩林果树,人均养5只羊,户均养3口猪,概括为3153工程。
在牧区和沙区,则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草库伦建设,以牧为主,发展多种经营。
1990年9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来鄂尔多斯视察,陈启厚向江泽民同志汇报了解放后伊克昭盟治沙造林三起三落的情况及两翼一体战略,3153工程的设想。江总书记表示赞赏。说:你总结了40年的经验教训,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很好。
两翼一体、3153工程实施一年多,已有了显著的收获,1991年,单是全盟农牧民的人均收入就比上年增加70元。
美好的前景正显示在全盟人民面前。鄂尔多斯这只北国雄鹰定会在绿色羽翼的托负下,凌空腾飞,飞向美好的明天。
对于鄂尔多斯人来说,20世纪末叶是值得骄傲的年代。有3万多农户完成了3万多条沟壑的小流域治理,共完成治理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水土流失面积的30%,造林保存面积1600万亩,人均13亩。全盟输入黄河的泥沙量,也由80年代的1.6亿吨减少到1亿吨,这是鄂尔多斯任何历史时期所没有的。
“黄河清”这个千百年来我国人民企盼的梦想,也许在社会主义时代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终会变成现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