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风景这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03
第8版(副刊)
专栏:建设之歌散文特写征文

风景这边
邓红锦
这个新兴的城市,它的一小块土地延伸到渤海里面,形成了小巧的葫芦状,被唤做“葫芦岛”。那浸在海水中的葫芦似乎能倒出涓涓的传说和故事,牵拽幽幽的怀古之情。
不过,这里另有一处风景,它日新月异,新鲜得如同刚刚从大地里长出来,而且正在不断地生长。
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天早晨都要来到这里,感受这里的宏大与壮观,感受已知与未知、感性与理性怎样和谐地在这里交融。
一位鬓发斑白的老工程师,总是在满天星光的夜晚在这里留连忘返。他说:“这里不尽然是音响和造型,这里的空气有汗味。”
锦西大化肥工程位于辽宁省锦西市北郊五里河流经地段。这个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化肥工程,是国务院相继批准利用外资在“七五”、“八五”期间建设的十套大化肥项目之一。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布朗公司的深冷净化工艺,尿素装置采用意大利斯那姆公司的新工艺。
1990年11月破土动工。现已颇具现代化装置的框架。85米高、直径22米的造粒塔昂然屹立。银白的二氧化碳吸收塔和溶剂再生塔直插云霄。运输与安装的时候,感觉它们是那么高大笨重,但有粗犷的造粒塔做衬,竟显得纤细娇弱。来现场采访的记者曾比喻说,它们“如两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旁的工人则咂咂舌头,滑稽地说:“这两位少女可真够高啊!”
大化肥工地的空气充满了喜庆和热烈。这是一个多节日的地方,每个标志工程进展的“控制点”的如期完成都是节日,提前完成是更大的节日。那天,总见得彩旗招展,总听得鞭炮震耳。但是,那大鼓是太少了,那面锣是太小了,它们怎能表达建设者们由衷的喜悦和兴奋呢?
还有就是大件设备安全运抵现场的时候。职工们穿上整齐的工装,手执彩旗夹道欢迎。那阵势,押运设备的人俨然如凯旋的英雄。
不过,工地也是个忘记节日的地方,比如春节到来时,工地上一如既往地繁忙。唯一标志节日的,就是常务副总指挥杨敏生和党委书记柳振永送到工人手里的一碗碗热乎乎的午夜汤饺。而“大件办”的一班人则因接到电传,急匆匆赶赴大连港接货。他们把离别的情绪留给沉浸在喜庆中的城市,留给无奈的亲人们。接运大件设备是非常辛苦的,设备体积大,重量大,上几个公路岔口,上百条需用杆子支起来才能通过的电线,7天7夜,他们几乎是从大连走到锦西。直到安全运抵现场,他们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有的“青年突击队”员,则把自己的最大节日“婚期”定在了“开车那天”。这真是聪明的小伙子!那该是怎样的热烈、盛大、激动人心的婚礼呀!又是多么新潮!大化肥人的确潇洒,他们可以把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设立为节日,又把一个个传统节日轻易地抹去。
大化肥工地的空气也是沉重和凝重的。
如那位老工程师所说,空气里有汗味儿。大冬天里,建设者们是一身汗水。大夏天呢?一个热血的青工爬到正在浇铸的造粒塔顶部,往上面一躺,马上爬起来看,上面是一个湿湿的人的形状,那是汗水浇出来淋出来的,又立刻被太阳烤干。
人们依稀记得,这里曾是废弃的砖厂,一片凄凉。青草从砖瓦缝里挣扎出来,游丝一般在空中摇曳。细碎的野菊花一朵、两朵,显得那么可怜。而现在,受高高的造粒塔招引来到这里的人,总是发出惊叹:怎么这么快,就像从地里长出来的!地里长不出这么雄壮美丽的东西。这是建设者的智慧催出来的,汗水和心血浇出来的,这里的每一个建筑都有人的体温!
大化肥工程以其崭新俏丽的身姿成了锦西这个海滨城市的新景观,而且一天一个变,天天有看头。
(作者单位:辽宁锦西大化肥工程指挥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