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出版的“质量意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06
第8版(副刊)
专栏:周末谈

出版的“质量意识”
江曾培
上海文艺出版社建社40周年了。实际上,它的历史还可追溯得更远些。1952年6月1日成立时,它并非“白手起家”,而是由当时上海好多家出版社合并而成的。其中像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叶以群主持的新群出版社,吴朗西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等等,都对我国文艺出版事业作出过贡献。上海文艺出版社继承、延续了它们的事业。
回顾过去,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更加清醒一点的话,那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质量是物质产品的生命,更是精神产品的生命。就图书出版来说,多出几本书并不难,难的是出高质量的优秀图书。当前,文艺图书的数量过多过滥,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书籍有了质量,就能重版,就不会在初版后即被淘汰,“短命而亡”。因此,高质量的图书往往是“长命书”。长命书,由于可以不断重印,既能体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更能体现出版社特有的文化积累作用。从长远看,一个出版社的成就与贡献,就是看它能为读者提供多少不断重版的图书,能为祖国文化宝库提供多少“保留节目”。虽然,出版的图书不可能没有淘汰,但应该努力减少淘汰率。在文艺图书市场上,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的中外文学名著,特富生命力。很多出版社都在竞相编选出版,这是对的。不过,除了中外文学名著外,需要倾注更多心力的,是抓出当代文学创作的高质量作品来。因为,中外文学名著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要充分继承利用这份宝贵的遗产,但不能只躺在老祖宗的怀里过日子。我们这一代人有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如果抓不出一些高质量的当代创作来,抓不出一些有质量的“保留节目”,将拿什么留给后人呢?自然,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是否能出来,主要决定于作者的创作,编辑只是一个“助产士”,做促进工作。促进之道有一条,就是要压缩与卡住那些可出可不出的平庸之作,鼓励那些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得比较好的精心之作。通过“奖优卡劣”,激扬作者的“精品意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