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继细胞学说之后生物学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张颖清创立全息胚学说被选为国际全息生物学学会终身主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07
第1版(要闻)
专栏:

继细胞学说之后生物学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
张颖清创立全息胚学说
被选为国际全息生物学学会终身主席
据新华社济南6月6日电 (记者张百新、通讯员董学清)年仅45岁的山东大学教授张颖清创立的全息生物学理论越来越被国际同行重视,于9月在挪威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将专题讨论他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
1838年,德国人施莱德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指出不管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但在细胞层次之上还有没有统一的功能单位,一个半世纪以来,无数科学家殚精竭虑地探索,始终没有获得结果。1985年,张颖清提出了全息胚学说,使这一千古之谜昭然于世。
全息胚学说告诉世人,一个生物体上各个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像动物的头、颈、节肢,植物的叶、枝、花瓣等,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东西——全息胚,均含有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也可以说是特化了的胚胎。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段,可以长成两条蚯蚓就是这个道理。
张颖清创立的全息生物学这一研究全息胚生命现象的新学说,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教授称其“在科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赫胥黎教授指出:张颖清的理论具有非常伟大的意义。美国医学杂志HPR发表评论说:“像细胞的发现在生物学史上所起的作用一样,张颖清创立的全息胚学说将大大促进医学与生物学的发展。”1990年5月,来自26个国家的150位科学家聚会新加坡,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全体代表一致选举张颖清为国际全息生物学学会终身主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