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社员需要什么,我就准备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3-21
第2版()
专栏:

“社员需要什么,我就准备什么”
吉林省怀德县房框子屯供销合作社为当地农民生产服务,很有成绩。在合作社的货架子上,一千万元一付的胶轮带,数百万元一台的花轮车,五百元一根的皮鞭梢,一千元一块的小磨石,以及一年四季铲、?、收、打所用的农具,都是应有尽有;且能按照季节需要,及时供应。社员赞美合作社说:“供应及时,价钱低;合规格,货样全。”
“磁器铧子”和“卷刃镰刀”
房框子屯供销合作社在开始经营农具的时候,曾遇到很多困难。当时,既不懂得质量,也不熟悉规格。第一次加工的铧子和镰刀质量很坏,社员冯海清把铧子买回去,只?了两垅就碎了五、六瓣。社员老程头拿着两条折了的铧子找到合作社说:“你们这铧子,留着当‘摆设’吧!别说还要钱,就是白给咱也搭不起工。”当地农民都把这批铧子叫做“磁器铧子”,并且很快就传遍了全村。当时合作社的干部一看到那堆被社员退回来的破铧子心里就发愁。合作社主任李玉臣更着急,特别是他看见社员农民到街上买农具的时候,心里很难过。但是,对社员的责任感使他下了决心:“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要满足社员的需要。”
第二次供应镰刀、锄头的时候,接受了上次的教训,跟铁匠炉订了口头合同,但是仍不能保证质量。绝大多数社员还是上街买他们需要的农具。这次的镰刀因为钢软,而且夹的不均匀,割不了几次就把刀刃勒得像锯齿一样了。农民嘲笑说:“买合作社一把镰刀连锯都有了。”房框子屯程海清给合作社编了一个快板:“合作社的刀不用挑,一半用刀割,一半用手薅,刀上长满了牙,小心别咬着。”两次失败使合作社主任心里没了底,便跑到共产党的区委会把这一段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在区委的帮助下,李玉臣认识到这一阶段工作没做好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心中无数,不了解群众需要。他又下了决心:一定把工作做好。
向农民请教
根据区委的指示,合作社经常深入互助组了解社员群众的需要。有一次合作社主任李玉臣到后洼屯李德福互助组去了解情况。群众用嘲笑的口吻批评他是“磁器铺掌柜的”,李玉臣虚心接受了他们的批评,并征求大家意见:什么样的农具才合心?大家看他很虚心,就纷纷提出自己的要求:有的要“大片”结实的镰刀,有的要“月牙”式的镰刀,而总的要求是既要结实又要快。合作社主任根据这些要求,加工了二百把镰刀,并和铁匠炉订了“不勒、不拉、不重皮”的保证质量的合同。这批镰刀办回来不到几天工夫都卖光了。因为质量好,有的互助组就成捆的买。从此农民对合作社的印象开始转变了。群众以前给合作社编的快板也变了词:“合作社的刀,质量高,不勒不拉钢口好,割起庄稼真灵巧。”从这一事件中,合作社主任李玉臣深深体会到:“给农民办事,如果不去请教农民,说啥也办不好。”以后合作社委托铁匠炉加工农具时就先请教农民。有一次加工“地头镐”,社员老张头看了一下样子说:“把镐背两边的楞再矮点,地湿点也不沾土了。‘泥巧背’再鼓一点肚还能多使二年。”合作社按照他的意见打出的镐,很受农民欢迎。老张头这一课,又给合作社主任李玉臣很大启发。他想:“像老张头这样人,全村不知有多少,如果把这些有经验的老农民都请到合作社来开上几个会,我们的干部都变成了内行,就不愁工作搞不好了。
农民座谈会
他想了好几天,认为只开老农座谈会,仅解决农具的规格、质量问题,如果召集各屯社员代表和铁匠炉的工人一块开会,就连农具供应的计划问题都解决了。一九五二年春耕一到,合作社便请来七、八个老农民,召集了各屯的社员代表,并把怀德街的几家铁匠炉和铧子炉的工人也找来共同开会,合作社主任把去年的“破铧子”和“卷刃镰刀”拿到会上,请大家研究改进。根据农民的意见,重新画了样子,把铧子、小镐等农具的规格都定下来了。大家对规格、质量的要求一致了,各代表便在会上提出要货数字,结果超过合作社原订供应计划两倍多。然后合作社与四家铁匠炉订了合同。通过这种座谈会的方式,把农具供应工作中的质量、规格问题,制订计划问题,以及加工订货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这种座谈会以后就成了房框子屯供销合作社经营小农具的重要方法。各屯的老农民也成了合作社的“农具顾问”。
推销化学肥料
一九五二年党号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合作社主任李玉臣从县社买来五千斤硫安(化学肥料)。可是宣传了好几天,连一斤也没卖出去。他到互助组一了解,原来大家怕烧小苗,怕上馋了地,怕价格不合算。老李心想,还是通过那些老农民说服说服大家。但这次他却碰了一个钉子。原来这些“农具顾问”们,对使用化学肥料顾虑更多。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又到三合堡屯去动员青年农民刘秉德。当时刘秉德对硫安的效果也是半信半疑,李主任劝他在谷子地里上一垅试试,合作社先不跟他要钱。过了几天,用了硫安的那条垅的谷子,比没用硫安的高了半尺多。李主任立刻召开了农民座谈会,请刘秉德在会上介绍用硫安的好处,会后又领大家去看刘秉德的谷子地。这样一来,不到几天工夫五千斤硫安全卖光了。很多农民都后悔当时没买化学肥料。现在,合作社推销化学肥料已不成问题;据统计今年全屯农民需要硫安的数量将近五万斤,比一九五二年增加了十倍。
房框子屯供销合作社在党的领导下,密切联系着社员群众,在这段曲折的过程中,终于战胜许多困难,把生产资料供应工作,从赔钱、积压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从而做到了“供应及时,物美价廉”,受到了社员群众的热烈拥护。(吉林日报财经组集体写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