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满洲里“南联北开”贸易活跃头4月与14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投资上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08
第1版(要闻)
专栏:

满洲里“南联北开”贸易活跃
头4月与14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投资上亿元
本报呼和浩特6月7日电 记者傲腾报道:从乌苏里江畔到阿尔泰山脉,我国北方辽阔的开放带上,内蒙古满洲里市正在成为我国北疆“深圳”。
几年前,满洲里市还是一个沉寂的边境小镇。如今,这里已是我国向北直至欧洲开放的重要通道,进出口贸易十分活跃,中国的轻工、日用品、食品等,源源不断运往俄罗斯、东欧,境外的化肥、木材等产品,大量地运进来,满洲里利用联接欧亚大陆桥的优势,大胆跻身国际经济舞台,日益显露诱人的魅力。
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内蒙古呼盟为经济改革试验区,满洲里市抓住有利时机,千方百计改善投资环境。在很短时间里,满洲里吸收外资修建了大型货场和油库,兴建宽轨铁路2.5公里,铁路换装能力从300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同时成立国际汽车运输队,与相距9公里的俄方后贝加尔斯克城开展运营业务,使满洲里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陆运口岸。
满洲里充分运用上级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资金。目前,国内除西藏和台湾外,各省、市、区都在这里建立了“窗口单位”。每年在这里举行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独联体、蒙古、日本等各国贸易界人士纷至沓来,国内企业、商界更是一年比一年增多。去年的贸易进出口额突破1.489亿瑞士法郎,其它的“三来一补”等企业和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都有了大幅度增加。
满洲里市还利用周围的绿茵草原与碧波荡漾的达赍湖等优美自然景观,以及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朝鲜、汉、俄罗斯等多民族聚居的优势,开展独具特色的旅游业,开辟满洲里至俄罗斯赤塔间的国际购物三日游,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去年仅出境游客达1.5万人次,今年将超过5万人次。
最近,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满洲里,使其发展为一座国际性商业大城。市里已划定一个经济开发区和保税仓库,向国内外招商;并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兴建大型中俄互市贸易区。前来投资的客商越来越多,仅今年头四个月,便与14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投资达到一亿多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