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形势严峻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警钟长鸣 首个节水宣传周揭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08
第2版(经济)
专栏:

形势严峻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
警钟长鸣 首个节水宣传周揭幕
本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日缺水量达1000多万立方米,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敲响这一严峻形势的警钟,有关部门将每年6月的第二周定为“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的6月8日至14日为我国第一个节水宣传周。
我国的淡水资源量虽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水量仅有247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我国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在全部水资源中,可供城市工业和生活使用的水还不到一半,加之水源污染,供水能力不足,城市用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国城市自来水的供水能力平均仅能保证高峰期需水量的86%,480多个城市中近一半缺水,近50个城市严重缺水,高峰供水量的保证率仅有65—70%。据测算,由于缺水,一年影响工业产值1200亿元。
1992年召开的“世界水资源与环境大会”向人类发出警告: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要像对待70年代石油危机那样对待水资源的危机。我国政府对此提出的方针是:开源与节流并重,近期以节流为主。自1983年全国第一次城市节水工作会以来,制定和颁布了城市节水的管理法规,工业用水实行计划用水,超计划累计加价收费;生活用水取消“包费制”,并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器具。到1991年底,全国已累计节水80多亿立方米,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由不到20%提高到近50%,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由459立方米降到270立方米以下。有关人士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水资源的短缺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发展趋势,解决用水供需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仍然是节约用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