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卡拉库姆沙漠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08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卡拉库姆沙漠的变迁
本报记者组
4月末,我们抵达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浩瀚的卡拉库姆沙漠就在郊外,而且有一条公路直接通往那里。
5月1日清早,我们乘一辆出租车去参观这块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的中亚地区最大的沙漠。据说,过去这地方寸草不生,荒凉凄黯。这使我们想起了在阿什哈巴德市内听到过的一段故事:传说有一位农夫眼看烈日下的禾苗快要枯死了,便十分焦急地用眼泪来滋润禾苗。眼泪流干了,便剖开自己的胸口,把心掏了出来,用一滴一滴的鲜血浇灌干旱的土地……
我们来到离市区50公里处,踏上一块长满杂草的沙地。这沙地上面竟然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这野花红的似珊瑚,白的如珍珠,煞是好看。远处是一株株苹果树、沙枣树和石榴树,还有那占地数公顷的葡萄园……要不是亲眼所见,哪能相信这地方从前严重缺水,土壤贫瘠,一直被称为“饥饿荒原”呢?
为了开发和利用卡拉库姆沙漠,1962年,科研机构专门设立了沙漠研究所,大批专家在这里研究沙漠生物层的利用和保护;探索沙漠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形成规律和分布情况;分析和总结世界各国治沙的经验和教训。目前,沙漠研究所已拥有十几个实验室和大批固定的沙漠观察站。1972年,在阿什哈巴德以东30公里处建立了一个综合性实验基地,试种了从亚非拉各国引进的450多种饲料作物。几十年来,这里建起了大型畜牧场,打了数以千计的水井,修筑了道路,铺设了天然气管道。50年代兴建的卡拉库姆大运河长达1000多公里,这条用于灌溉、引水和航运的运河流经卡拉库姆沙漠的南部,为沙漠地区发展多种经济创造了条件。
卡拉库姆沙漠的变迁给土库曼斯坦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使坐落在沙漠边缘地带的阿什哈巴德焕发了青春。如今,这座城市已有好几条浓荫路,广场上和公园内造型别致的喷泉比比皆是。阿什哈巴德已成了中亚的一座“绿色城市”。(附图片)
阿什哈巴德市内一景
本报记者 许恒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