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书记暖着工人的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0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当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党委书记征文

书记暖着工人的心
孙如明 戚海燕 罗同松
坐落在武当山麓的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所属3541工厂,是以生产服装著称的大型军工企业。1985年,37岁的朱留锁担任了厂党委书记。他除了支持厂长刘继云的改革措施外,还十分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他说:“要让工人爱工厂,工厂就要有可爱之处;领导为工人办实事,做工人的贴心人,工人才能把工厂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几年工夫,工厂经济效益大幅度上升,他被评为全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全军劳动模范。
全厂职工的生活是时刻挂在朱留锁心头的大事。1991年,厂领导为职工排忧解难2300多件。职工上班,液化气有人送上门;单身病号,有人送饭到床头;孤寡老人有青工照顾;双职工上夜班,孩子可送幼儿园。
寒冬腊月,武当山大雪纷飞。上百个身背书包的中小学生却要走出厂区,爬山上坡,一步一滑去地方学校上学。这些孩子因为母亲户口不在工厂,按规定不能上本厂子弟学校。做父亲的既当爹又当娘,每天担心孩子路上出问题,满脸愁云到车间上班。朱留锁时刻想着这件事,经过与厂子弟学校联系,使150多个“半边户”子女入了学。紧接着,他又和厂长一起把那些远离工厂的职工家属户口迁到厂区附近的蔬菜队,还在厂里成立了服务公司,解除了几百名“半边户”职工的后顾之忧,激发起他们爱厂、兴厂的积极性。有位工人感激地说:“我们想到的,书记、厂长都想到了;我们没想到的,书记、厂长也想到了!”
在3541工厂展览室里,陈列着一尊厂名根雕。那是工人邓必贵花费3年多工余时间,从武当山中寻找到合适树根,一刀一刀精心雕刻成的。他把作品献给工厂,以表达对朱留锁的感激之情和爱厂之心。他曾因酷爱根雕艺术被人说成“不务正业”。朱留锁不仅不指责,而且鼓励他在根雕艺术上精益求精,帮助和支持他成立了根雕协会。后来,邓必贵不仅圆满完成生产任务,自己的根雕作品还5次获得省市级大奖。
清晨的绿茵场上,朱留锁和十几个虎生生的小伙子在练足球。这支球队是由3541工厂一些有名的调皮青年组成的,朱留锁担任领队,为的是帮助他们改掉懒散作风。球场上拚抢厮杀,人贴近了,心靠紧了,书记的话他们肯听。调皮青年们逐渐增强了纪律观念,以崭新的面貌从球场走向生产流水线,有的当了技术骨干和先进工作者。
青工小殷刑满释放,小王一度失足,回厂后自称“废品”,打算破罐子破摔。朱留锁带着有关干部到小殷、小王家中访问,鼓励他俩重新生活,吸收他俩为球队队员。两位青年有了进步,朱留锁便说服器材处处长安排小殷到车队做临时工,让小王承包了废品仓库。小殷、小王知道书记为他们费尽了心血,下决心以厂为家,干好工作。有人拉小殷搭伙外出赚大钱,小殷不假思索地说:“我哪儿都不去,我要对得起朱书记。”朱留锁因劳累过度卧病在床时,小王带上4瓶罐头去看望。他说:“我在监狱曾想自杀,觉着这辈子完了。但是您鼓起了我继续前进的力量。今天,我是代表我妈、妻子和孩子来感谢您的。”最后,罐头带回去了,小王的心却和书记贴在一起了。他起早贪黑地工作,连续3年超额完成了经济指标。
好些年前朱留锁就说: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就必须建立一种机制,为职工参与管理提供用武之地,使职工真正在主人位,行主人事。他首先为占全厂1/4的共产党员“搭台”,建立了“党员代表常任制”,加强和完善了党内监督机制,增强了党员代表的参政意识,在较大范围内沟通了党群关系。接着,他又协助厂长为全厂职工“搭台”,建立健全了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各项制度。工厂大事,部门生产计划,规章制度的修订,劳动竞赛方案,职工提干、晋级、调动,奖金、物资分配,奖惩方案都要通过职代会或各单位民主管理委员会讨论。一些职工高兴地说:如今是真正的民主管理,我们对厂里的事情很放心,可以放开手脚创效益了。
朱留锁对工人们关心,使得大家工作起来顺心,换来了全厂工人的齐心,全厂已经形成“厂兴我有功,厂衰我有责”的整体合力。工人们的齐心,最终换来的是持续增长的经济效益,1991年实现利税155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54.7%。今年年初,厂里接到一项加工6万件工作夏服的外贸任务,限期交货。当时全厂马裤呢冬服等生产任务已饱和。加上大雪封山,原材料进厂迟了10天,真是火烧眉毛啊!但是,工人们二话没说,33条流水线昼夜不停地运转,1000多名职工夜以继日地拚搏。梁启明等老工人对前来劝他们下机台的领导说:“莫担心我们这些老骨头,赶任务要紧。”魏世朝等工人把病假条藏进兜里,坚守岗位;高世华等女工夜晚将幼小的孩子带到车间继续加班。当满载6万件工作夏服的汽车如期驶出厂门时,工人们才疲惫地走出车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