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德国重视手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09
第7版(国际)
专栏:他山之石

德国重视手工业
本报记者 许宏治
在现代化大工业发达的德国,手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一个活跃而积极的因素。它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员,受到政府的重视。各种能工巧匠大有用武之地。
据官方统计,一九九○年德国西部有中、小型手工业企业四十八点九万家,共有约五百万从业人员和五十一点九万名学徒。产值约占社会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其中有七点六万家微型企业,年营业额达一百六十亿马克。
德国的手工业共有一百二十多种行业,其中各种消费品的生产和加工及建筑业中的装配、装修等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服务业和修理业。这些行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为社会所不可缺少。
德国手工业者有“组织起来”的悠久传统。早在中世纪,个体手工业者便有“行会”组织。现在,从联邦、州直到县,都有手工业者的组织。各地按行业组织的“同业公会”多达约七千个。全德手工业者组织的中央机构是德国手工业中央联合会。
德国对手工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有严格的要求。根据一九六九年颁布的《职业培训法》,学徒培训期为三年至三年半。培训期间,学徒除学习生产技能外,每周应有一定时间到“职业学校”去上理论课,学习本行业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及法律基础知识等。学徒满师要进行考试,合格者方能取得“帮工”资格。一九九○年在德国西部有十九万人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取得帮工证书的有十五点八万人,约占应试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三。
在参加考试的人中,妇女约占百分之二十七点六。她们的考试合格率高于平均数。大部分女子选择传统的女性职业,如裁缝、理发师、售货员、秘书,等等。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妇女掌握通常被认为是男性的职业专业,如烤面包师、木匠、汽车修理工,等等。
学徒通过考试,取得帮工证书后,就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选择。他们可以继续留在手工业部门工作,也可以进大企业,或者到公共事业部门工作。
如果留在手工业企业,那么将来在通过考试取得“师傅”的证书后,便有机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企业主。为此,他必须至少从事三年帮工的工作,同时业余到进修班继续深造。一九九○年,德国西部各州约有三点八万名帮工通过考试取得证书,成为师傅。
近年来,对许多手工业企业来说,为大企业提供零配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居民对商品、服务、修理、装修等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手工业行业的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保持传统工艺的精华,而且要吸收新技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手工业企业也需要实行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为了满足手工业者的需要,手工业者组织为他们设立了专门的咨询办事处,免费提供技术和经营管理咨询服务。
为帮助手工业从业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德国设有专门的职业进修中心。它在新技术的传授方面采用得到联邦经济部承认的统一计划。目前德国共有这样的进修中心约三百五十个。
德国手工业素有重视技术、创造发明的传统。现在,这一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许多中、小手工业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投入的资金在资金周转总量中所占比重高于大企业。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工作很支持。一九九○年,联邦科研和技术部为此拨款五点五一亿马克,联邦经济部拨款一点二七亿马克。
德国重视手工业领域的国际交流。在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国际手工业博览会上,许多国家竞相展示自己在手工业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这是德国手工业者和各国同行交流经验的好机会,因此他们普遍乐于参加。
(本报柏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