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百年老站换新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10
第2版(经济)
专栏:

百年老站换新颜
本报记者 段存章
登上山海关火车站运转调度大楼,一眼看见醒目标语牌:“要想甜,保安全;要想富,灭事故”。调度室内,显示出蛛网似的行车线路图,总值班员王国栋严肃地端坐在指挥台上,手持话机,随时下达行车令,3位助理值班员忙着“调兵遣将”。1983年,这里日办理进出关火车9000辆,今年日均12700辆,5月2日达到最高峰——14435辆,畅通无阻。过去人称“限制口”,如今成了“红旗口”(铁道部命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年轻的运转车间主任赵文国领着我们穿越铁路线,走进70多条线路的编组站,他指着南来北往的货车说:“你们看,这车流,货流,客流,自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也活起来了。上行——从上海、广州、柳州、成都等地发的零担车多,运送高科技产品、轻工业产品、深加工产品、灵巧的名优产品;下行——从东北过来的车运木材、粮食、石油、钢铁等货物多。”车站上空“嗡嗡”叫的散蜂飞来飞去。小赵手指南方来的运蜂车说:“我七八年前刚到山海关时,蜜蜂车没有这么多,现在到东北追花夺蜜的农民形成大军。”
“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古老的山海关”,车站党委书记赵振坤说出这句形象话后,又风趣地加了两句:“昔日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今是‘一夫开关,万车畅通’啊!”他们首先在沈山线推行全程联网运营管理,把车站、机务段、车辆段、公务、电务、生活等部门有机地联合在一起,进行配套改革。紧接着,改革第一乘务员公寓的管理。公寓主任孟福祥参观武汉、韶关、广州、上海、洛阳、石家庄等全国第一流的乘务员公寓,集众家之长,努力创造“四个环境”: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环境;整洁、干净的休息环境;方便多样的就餐环境;和谐的寓乘共建环境。公寓的服务员与乘务员开展互赛互评。
时间就是金钱。山海关火车站车辆运行间隔时间,原来为10分钟,现在压缩到7分钟,这个始建于1891年的百年老站,近10年焕发了青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