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浑源:机关减肥消肿干部平稳分流全县45个部门942名干部不吃“皇粮”创收自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10
第4版(要闻)
专栏:

浑源:机关减肥消肿干部平稳分流
全县45个部门942名干部不吃“皇粮”创收自养
本报讯 记者许正中报道:山西省浑源县近年来以“机关消肿减肥、干部平稳分流”为突破口,逐步选择有条件的机关单位,通过多种创收自养形式,使机关人头经费与县财政脱钩,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干部转移“战场”,企业转换机制,走出一条财政分灶吃饭、单位脱钩自养的县级综合改革新路,受到了国家体改委等有关部门的重视。
浑源地处恒山脚下,全县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86%,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8.5%。1990年,全县局级以上党政事业单位达160个,行政干部超编达35.5%。全县财政供养人员高达1万多人,年经费支出1455万元,使得县财政收入尽管每年递增5.1%,仍出现高达610万元的财政赤字。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浑源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大胆进行综合改革的尝试。从1989年开始,他们按照“分步骤实施、分阶段推进、分层次落实”的原则,逐步对45个党政事业单位实行了脱钩自养。
一、上脱下管。对有法定收入和固定收入的单位,如煤管局、环保局、计量局等23个单位,该县实行人员和行政经费与财政脱钩的办法,促使这些单位通过内部严格收费、加强管理或开辟新的创收渠道来实现经费自理、人员自养。
二、上脱下靠。对原来就有直属经济实体的单位,如工业局、工商联、经济协作办、文化局等12个单位,该县根据这些部门直属实体的经济发展潜力,将干部职工的部分工资经费从县财政中核减。
三、上脱下办。对既无法定收入、又无经济实体,但有能力、有条件创办经济实体的单位,如建设局、商业局、农机局、水利局等十个单位,该县采取把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办公经费与财政脱钩,让这些单位通过从事开发性生产和服务性经营的办法,促使这些单位创办经济实体,开展有偿服务创收,实现自养。
为了推动机关单位脱钩自养,浑源县对全额脱钩自养的单位,在人、财、物上尽量放宽,给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其为财政多做贡献;对部分脱钩,或实行定补的单位,县里除加强宏观调控外,多方扶持其开辟创收渠道,鼓励干部、职工分流到经济实体,为实现全额脱钩创造条件;对至今仍由财政供养的单位,在人、财、物方面则严加管理,一切从严控制。
到目前为止,浑源县有45个机关单位脱钩自养,共创办经济实体55个,全县撤、合、并、转党政事业单位27个,减少财政供养的机关干部942人,年节约财政开支15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