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加强会计工作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10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加强会计工作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王丙乾
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经济搞上去要靠两个轮子:科技和管理。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为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已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现实问题。
充分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遭受过严重的干扰和冲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我们认识到,会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首先,做好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进行物质生产,能够取得多大经济效益,首先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是,在相同的社会制度和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经济效益也有高低之分,这就取决于是否巧于安排,精于核算。近代会计是一种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分析、反馈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只要抓好会计工作,就可以带动其他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经久不衰的作用。当然,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但科技进步需要资金的投入,受到财力的制约。而加强管理却很少受到这种限制,只要善于学习,肯下功夫,任何单位都可以做到。因此,做好会计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其次,做好会计工作,有利于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有人统计,企业管理所需信息,有70%来自会计部门。过去有些人认为,会计信息只对微观经济管理起作用,因而把会计的作用范围局限在企业、事业等个别单位之内。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符合会计发展的趋势。实际情况是,会计信息不仅对个别单位有用,对宏观经济管理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衡量国民经济总体状况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以及国有资产总额等重要指标,就是由汇总会计报表提供的。又如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行业间的税负程度和盈利水平等都可以从会计报表中取得。这些经济指标对于总量控制、结构平衡乃至经济杠杆的正确运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在经济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宏微观经济管理的结合部。从会计发展的趋势看,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会计向社会会计方向转化。我国正在研究、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积极配合这一工作,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核算体系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做好会计工作,对保证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进行有着重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采用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需要正常的经济秩序。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每一次调整整顿,都要在收紧财务收支,加强会计工作上下功夫。经济的失控往往导致会计工作的混乱,会计工作一乱,又反过来助长和加剧经济的失控。近年来在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中揭露出的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表明,只有在会计这一“关”上把严,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制止。抓廉政建设,杜绝公款请客送礼、公费旅游、铺张浪费等等,也都涉及到会计人员能否依法履行职责;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也需要会计人员依法监督才能防止。从一定意义上讲,会计是保证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关口”。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会计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在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过程中,我们的会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会计对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日益增强;会计工作法制建设成绩显著,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会计干部专业知识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会计理论研究蓬勃开展。在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会计工作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突出的表现:一是会计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步,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滞后;二是会计监督不严,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违纪现象还较为普遍;三是会计制度还不健全,不配套,缺乏硬约束机制,种种违法乱纪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四是部分会计人员参与意识、效益观念不强,会计队伍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会计的职能,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必须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来解决。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会计体系,是我们会计改革的目标。为此,首先要适应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建立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于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经营型会计。其次,要适应国家机关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在会计事务管理中,逐步实现以《会计法》为核心,以其他会计法规为主体,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并用,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地方、部门、基层单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会计管理体制。还要大力发展全国会计师事业,建立会计的社会监督和咨询服务体系。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首先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立足我国实际,大胆借鉴国际经验,制订和实施财务会计准则。我国现行会计核算制度是采取分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的办法制订的。这种会计核算制度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那时,国家对企业基本上实行直接管理,除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以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很小,企业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还比较单一,跨行业、跨部门经营的企业很少,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国家计划管理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经济结构和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已难以适应。因此,以《会计法》为依据,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准则,就成为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会计准则是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和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它可以覆盖各种所有制和各行各业。在它的规范下,财政部或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拟定不同产业或行业的示范会计制度,各单位可以在统一会计准则指导下,根据示范会计核算制度的要求,设计制订适用于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办法。这样,既有统一规范,又照顾了各单位的特点,把一般和特殊结合起来,把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结合起来,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根据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改革会计方法,开拓会计工作新领域。会计工作要在做好记帐、算帐、报帐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到对经济活动和经济效益的预测、决策、控制和监督方面来。让会计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揭露矛盾,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这种转变,要综合利用量本利分析、价值工程、目标管理、预算控制等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参与经营决策,参与经营管理。为此,必须积极而有组织地改革传统的核算办法。比如,会计参与企业经营决策,需要面向未来的会计信息,就应该改革现有单一的成本核算模式。既核算制度成本,以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也要核算诸如变动成本、差别成本、责任成本等与决策和控制相关的成本,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其他像计提折旧冲减固定基金,专款专用原则等,不符合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方法,都应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认真分析,吸收和借鉴那些虽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但适合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要求的方法为我所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会计工作也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到分析、预测、决策等多层次工作上面来,为企业经营管理出谋献策。
第三,硬化财务会计的约束机制,强化会计监督。90年代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从实物量调控为主转向价值量调控为主,从运用行政性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杠杆为主。指令计划将进一步减少,指导性计划和政策引导范围将扩大;企业必须面对市场,转变经营机制,以自己的收入抵补支出,并力争创造更多的盈利,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经济管理的这些变化,都要求加强管理,强化会计的监督职能。而强化会计监督,就要加强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法制建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会计法》规定了会计工作的职能、地位、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但深入贯彻《会计法》,还需要制订与之配套的其他法规和实施细则,形成一整套规范会计行为的法规体系。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经济生活中已经和将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之逐步规范化,形成适合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财会法规体系。同时,各级领导要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绝不允许对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进行刁难和打击报复。对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案件,必须依法严肃查处。要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还需要关心会计人员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切身问题,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计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做到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当好红管家。
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
注册会计师是经国家批准从事会计业务的专业人员。他们的业务,主要是依法接受委托,以独立的第三者身分对有关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经济资料,进行合法性、真实性的审查,提出客观、公正的具有法律证明效力的报告。从性质上讲,应该属于社会公证职能,属于社会监督的重要部分。只有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形成内外结合的双层监督体制,才能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秩序。
注册会计师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大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也日益扩大,特别是股份公司的出现,产生了经理阶层,促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防止经营者营私舞弊,保护所有者的利益,在英国最先出现了法定的执业会计师,专门负责审查公司帐目,以后这一制度发展到其它商品经济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社会公认的一种独立职业。当商品经济进入市场机制十分发达的时候,经济上利益关系日渐复杂,要求赋予注册会计师以超脱地位,客观公正地向有利害关系的各方,提供可以信赖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报告。这样,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对象就从面对个别企业,发展成为面对整个社会。其职能也从最初的单纯保护投资者权益,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为有关利益各方共同需要的社会公证职能。注册会计师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它是由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决定的。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从1980年起我国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到目前为止,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分设机构已有1500家,注册会计师6700余人,已成为我国会计事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建立、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注册的会计师,一方面要为对外开放服务,在承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资企业的验资、查帐和解散清算业务中,担负着法定的重要职责,这是我国改善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他们在对内搞活经济,全面深化改革中,也面临着广阔的工作领域。例如建立证券交易市场,就需要经过公证的财务、会计信息。又如,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之后,能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将成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也需要专业化的注册会计师提供经营诊断和管理咨询。所有这些,都是注册会计师的用武之地。为促进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发展,我们在1988年成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它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同业公会。协会在维护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权益,开展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教育,组织经验交流和进行职业监督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今后,我们要通过立法,确立注册会计师的法律地位,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职能和责任,规范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的行为和政府对他们实行管理和监督的权责。同时,要抓紧培训和考试,迅速培养一支年龄、知识结构合理,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并大力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设,加强领导和管理,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此外,还要继续加强注册会计师国际间的交往,吸收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把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