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治山治水致富急需科学技术沂蒙人盼科技大军早进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11
第1版(要闻)
专栏:

治山治水致富急需科学技术
沂蒙人盼科技大军早进山
据新华社济南6月10日电(记者侯严峰、通讯员迟美桦)在沂蒙山区工作了30多年的沂水县农技站站长仲崇礼向记者说,临沂地区平均每个乡镇只有3.2名农业科技人员,平均6000多农户才摊得上一名,沂蒙老区科技人员实在太少了。他说,蒙山沂水的农民真盼科技大军进山。
在沂蒙山区采访时听说,去年春天,苍山县艾曲村从省城济南请来两位农业专家,给乡亲们讲讲大棚蔬菜栽培管理的门道。那天一大早,没到8点村会议室里里外外就挤满了人,千把号人争抢着屋里120张桌凳。村民赵言仑一手拉着念初中的儿子,一手提着录音机赶来。守门人说,里面太挤,别进去了。平日老实巴交的赵言仑急眼了:“俺不识字,让儿子记下来,再用录音机录下来,等着回家照着干。”
两位专家生平头一次面对这样多、这样“杂”的“学生”:怀抱婴儿的妇女,满头白发的老翁,一脸稚气的少年。他俩动情了,一讲就是5个钟头。
沂水县南观村1989年开始用当地盛产的地瓜干为主要原料生产糖果,现已有50多个品种,销往北京、上海等10多个省市。去年,全村糖果生产实现产值1362万元,人均收入超千元。这个村办工厂的几位技术人员都是远从上海、青岛等大中城市高薪聘来的。村党支部书记杨希德对我们说:“老区办工业可真不易,聘人才就更难。拿俺村的糖果生产来说,技术并不玄,可寻遍沂蒙山就缺个懂行的人。”
近几年,莒南县官坊乡先后与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青岛化工学院等大专院校“联姻”,合作开发了苎麻纤维碱法变性、苎麻脱胶技术、精炼锌技术、钛微肥等新技术、新产品。负责这些项目研究的科技人员全都是城里人。科技人员在沂蒙山照样能施展才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