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充分发挥西南地区的科技优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12
第2版(经济)
专栏:

充分发挥西南地区的科技优势
钱李仁
西南地区的三线工业基础和技术为发展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条件,这是本地区的一大优势。笔者刚从贵州和四川回来,试以这两省为例,加以探讨。
科技力量相对集中
这两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的中高级科技人才平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在有技术开发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每个企业所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全国平均为43.03人,而贵州为56.65人,四川为70.12人。
这两省拥有一大部分全国科技力量的精华。四川集中了全国核工业、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的主要研究力量。贵州在航天、航空和机械电子等工业中也相对集中了一批较强的科技人才。他们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长年累月地埋头苦干,为国家作出了奉献。
军、民生产的重大成果
两省在我国尖端国防工业上的重要作用毋庸赘言。以民用(包括军民结合)工业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原有基础,加上引进吸收消化外来的先进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也已出现一批“拳头产业”。如贵州电解铝生产能力和铝锭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5至1/4左右。贵州新天精密光学仪器公司是全国三大光学仪器生产基地之一。四川重庆的嘉陵摩托车占有全国摩托车市场约1/4。四川绵阳的长虹彩电占有全国彩电市场的9%,今年可望达到10%。光是绵阳的五家国防电子企业的民品产值就占全国“军转民”产值的10%强。“军转民”所创造的经济和技术效益又转过来支持军品的研制和发展。
当然,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和现行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这两省的经济、科技水平在总体上比之沿海地区还落后一截。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把相对集中的科技力量更充分地运用起来。据笔者在两省所见所闻,各地同志谈得较多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提高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率
四川某市的同志说,在4000多项新科技开发项目中,转化为产品的不足800项,而且绝大部分尚未形成批量规模。要改变这一状况,重要条件之一是培育科技市场。凡是能上市场的科技项目,都要研究国内国际市场,走向市场,参加竞争,创造出更多具有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对国际市场特别要注重东南亚和南亚的市场。
加强横向联系
两省的高新科技研究生产部门,大多各由自己的垂直系统领导。而要形成大批量商品化的生产,则需要综合的开发能力。同一个地区内,相关的研究、生产、经营部门之间如果互不通气,就形成不了“拳头”。就像一个人的五官四肢分别受不同的大脑支配因而行动十分困难一样。地方同志希望在各“条”所属单位之间以及它们同当地相关部门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形成合力。这不妨碍各“条”的垂直领导,反而会加强综合经济力量从而也加强“条条”的实力。
提高“军转民”产品的“进笼率”
“笼子”是行话。一个“笼子”就是一个接受主管部委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行业。“军转民”企业不同于地方企业的特点之一是,它们往往同好几个“笼子”都有关系而又不属于任何一个“笼子”。遇到“开明”的主管,可按正常条件进“笼子”;有时遇到“行业保护”严重的主管,进“笼”的难度就大了。进不了“笼子”,就会在审批上产生困难,也拿不到订单,再好的生产能力也只能闲置起来。他们希望,只要有“笼子”,就要请主管方面按正常条件提高“进笼率”。
为后继有人创造更好条件
老一代的科技人员已届或接近离退休年龄。他们切盼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后继有人,后来居上。他们认为最要紧的是给新一代人压任务,让他们在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最前沿的实践中锤炼。如果任务吃不饱,就会出现设备老化,人才断层。而任务有的可以自己开发,有的则需上级下达。
安置好退下来的老一代科技人员(他们绝大部分来自沿海或其他省区)和部分尚待安置的子女,不仅是对老一代已付出的辛勤劳动的承认和肯定,也是使新一代人减少对将来的顾虑的活政策。应该说,国家对此还是很重视的,一些问题相信能及时得到解决。
根本问题还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就不能不从整个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化改革上找到解决办法。这是显而易见的。
扩大开放也是发挥西南地区科技潜力的一个必要条件。像上面所讲的已形成“拳头”的民用产业,无一不是同引进、吸收、消化外来技术有关。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的制约,要引进同样的外资、外技,西南地区所需要创造的条件比沿海所需要创造的条件一般要更“多”些,更“宽”些,否则就缺乏吸引力,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内地某一引进项目确实有利于发挥现有的科技和资源的潜力,使之尽快转化为强大的经济力量,那么适当放宽一些条件对我们是利多弊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够、也一定能够把这个地区其它优势带动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注入更大活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