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她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记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高凤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她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记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高凤英
本报记者 缪宜琴
高凤英,共产党员,环卫工人。黑黝黝的皮肤,矮墩墩的身材。人们说她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高凤英负责江苏省南通市唐家闸的环境卫生工作。这里先进的卫生设施还不多,大部分活计全凭工人拚体力,又脏、又苦、又累。
管区内的国棉一厂拥有1.2万多名工人。人们上厕所,多用废弃纱头代替卫生纸,天长日久,纱头夹着粪便、泥沙,沉积于厕所底部。1985年,工厂要改建化粪池,必须将厕所掏空。当清洁机将上面的稀便抽完后,下面近一米深的污物,再也抽不上来了。环卫组织决定派人下去掏。有人说:“下去掏?不怕氨气中毒?”高凤英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不怕。”话音刚落,她卷起裤腿,钻进厕坑,用铁锹一锹一锹地铲;铲不动了,就用钩子钩。有人要下去换她,她摇摇手,不叫别人下去,只是自己直起腰来,爬到厕坑口,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又接着干。就这样,从上午8点一直干到下午4点,沉睡了近20年的厕所见底了,可高凤英上得坑来,眼前一黑,中毒晕倒了。
高凤英这位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的事迹,何止这一桩?唐家闸郊区农村没有抽水马桶,高凤英和同事们每天清晨必须挨门沿户倒便桶。1987年,南通下了一场十多年不遇的大雪。那天,东方还没有泛白,年近半百的高凤英,便踩着积雪上街了。当她披着满身雪花,扫开一条又一条光滑的大道时,倒桶的同事陆续赶来了。当她像雪人似的踉踉跄跄跨进南工房一位老大妈家时,老大妈一面帮她抖落身上的雪花,一面阻拦着她:“凤英哟!你也这把年纪了,雪这样大,我的桶今天不倒了。”她哈哈一笑:“大妈!老天爷下雪,人,不能不吃不喝不拉哟!”说罢,提起便桶,顶着漫天大雪,缓缓走去。
高凤英的一双腿、脚,这几年,每到盛夏,便红肿起泡,严重时,泡化脓淌血。医生诊断是:由于粪污长期浸蚀而致的“职业病”,开了个证明,让她病休3个月。可是,高凤英的签到簿上,从来没有空白的。她脚肿穿不上鞋,便光着脚板,顶着似火的骄阳,踩着发烫的石子道,扫街、消毒、倒桶。丈夫老冯找到正在拉粪车的妻子,望望她脓血淋淋的双腿,含着眼泪说:“凤英哟!你也是血肉之身哟!你休息一段时间,治好腿再干吧!”高凤英望着丈夫,深情地说:“共产党员确实是有血有肉的,可是共产党员更应该有一个为党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高凤英当然懂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但苦干,还要巧干。每年4月至11月,她和同事们都要背着药水桶,消毒、杀灭蛆、蝇。开始,她发现,用同样的药液,有的公厕蝇、蛆消灭得彻底,有的则不行。于是,她整整一个多月,每天蹲在厕坑边上,仔细观察、研究、试验蝇蛆生长发育规律和习性,终于找出了效益差异的原因,总结出了什么时间,什么气候,什么场所喷药效益最好的经验。市环卫处规定:谁分管场所如发现3条活的或6条死的蝇、蛆,谁就要被扣分。3年多来,有关部门做过100多次检查,高凤英没被扣过一分。根据她的经验,不仅灭蝇、蛆效果好,1年还可节约药液20多公斤。现在,她的经验已在全市环卫系统推广。
高凤英从1973年参加环卫工作以来,8次被评为市级劳模,6次省级劳模,1次获市“百面红旗”奖章,1次获省“五一”立功奖章,1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现在她还是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她所在的小组被评为先进小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