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中瑞经贸关系进入新时期——中瑞工商界人士谈两国经贸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12
第7版(国际)
专栏:瑞典通讯

中瑞经贸关系进入新时期
——中瑞工商界人士谈两国经贸关系
本报记者 丁 刚
五月下旬,田纪云副总理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及中国赴北欧采购团对瑞典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采购团与瑞方签订了九项合同,购买了一亿八千万美元的技术和设备。瑞典外贸大臣丁克斯皮尔称,此次访问是“瑞中经贸关系走向新阶段的象征”。在此期间,记者采访了几位瑞典与中国工商界人士,请他们就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发表了看法。
“瑞中经贸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瑞—中贸易理事会常务经理格布荣说。他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是吸引瑞典工商界的最主要原因。
九项合同中最大的两项都是与爱立信公司签订的。该公司目前已经向中国八个省提供了一百二十万门以上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并成为中国蜂窝状移动电话系统的主要供货厂商。广东省邮电管理局负责规划引进工作的麦沃棠谈到这两项合同时说,一项是五十六万门市内电话交换机和二万三千条线的长途交换机;一项是用于增加二千七百条通道的移动电话设备。他相信,这批交换机和移动电话设备在广东的十三个县、区安装后,必将大大改善广东的通信能力,对广东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他说,“邓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广东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通信是‘先行官’,从目前广东的情况看,发展通信的需要十分迫切。估计每年须增加二百万门程控交换机。”
爱立信公司又是怎样看待与中国的合作呢?公司董事长劳士·哈马尔说:“我们为能签订这两项合同而感到非常高兴。从与采购团的接触中,我了解到我们提供的设备得到了中方的好评。”他认为,扩大爱立信在中国的市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中国客户确信爱立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这位董事长说:“在国际电信市场上爱立信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如果要继续保持这一地位,就不能不重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展望中瑞经贸合作前景,双方都认为潜力还很大,最主要的一点是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很强,双方可互为市场。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赵文章说,瑞典有很多技术和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是我国建设所需要的。格布荣经理说,从瑞—中贸易理事会了解的情况看,瑞典厂商并不只对瑞典产品打入中国市场有兴趣,也对扩大从中国的进口很乐观,越来越多的瑞典公司愿意购买中国的产品。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伊洛夫·汉森公司副总经理布兰鼎对记者说,瑞典是小型开放经济,对外贸依赖程度很高,中国有许多产品在瑞典的销路很好。目前他们已开始进口中国的电视机、收音机等家电产品,并正密切注意一些高技术产品的发展,希望能在今后几年里把进口的范围扩大到高技术领域。在谈到中瑞贸易存在的问题时,记者注意到,一些瑞典厂商希望中方能进一步注意产品质量和按时交货。
中瑞经贸关系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是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共同努力的结果。田纪云副总理在与爱立信公司董事的交谈时说,打开中国市场有一块敲门砖,这就是合作生产、技术转让。哪一个企业、哪一个国家对这一点认识得越早,就越主动。采购团团长刘湖认为,这次来瑞典,不仅买到了国内建设急需的设备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双方加深了了解,探讨了一些合作生产的新途径,采购团不虚此行。
(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