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要及时总结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13
第1版(要闻)
专栏:

要及时总结经验
本报评论员
杭州市吸引外资创办“嫁接”型企业,正在走一条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新路子。除了杭州之外,其他地方有些企业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并且做出了成绩。对这一大胆试验,应进行调查研究,弄清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嫁接”,对实行“嫁接”的企业应制定什么样的政策,要及时总结经验。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两个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再一个是加快技术改造。杭州的“嫁接”型企业,探索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新途径,值得称道。先看转换企业机制。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企业要面向市场、走进市场。要通过改革,使企业真正以市场为取向,向经营型转变。在这方面,合资企业搞得比较活。合资企业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紧贴市场,不论是经营决策、机构设置还是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都围绕着市场需要来运转。杭州“嫁接”大中型老企业,一个关键措施就是在这些企业中引入了一些合资企业的机制,或是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些条件比较适合于合资的企业推到合资企业的行列当中。这就使企业从机制上增添了活力,提高了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取得了好的效益。再看技术改造。这也是困扰许多大中型企业的难题。目前不少老企业技术设备陈旧落后,效益不高,亟待更新。党和政府对这个问题一直十分重视,并且投入了不少财力。可是由于条件限制,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还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老企业要主动想办法,不能在那里坐等政府“倾斜投资”。杭州通过“嫁接”引进资金和技术设备,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该市制动材料厂在“嫁接”过程中引进了位居全国同行前列的新技术设备,使技术、产品迅速升级,并且打开了国际市场,就是个成功的例子。
目前,不少地方都在引进外资开办新厂,这种积极性应予肯定。一些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应该抓紧进行。但在建新厂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了我们原有的工厂,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不但是我们几十年创立起来的家业,而且是我国工业生产的主干。“嫁接”这种方式好就好在立足于原有老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条件。这样做,不但节约资金,投入少、见效快,而且对于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对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工业水平,以及社会的稳定,都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杭州市的经验值得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