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让农村建设跨上科技骏马——关于辽宁“一二三”实验工程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4
第1版(要闻)
专栏:

让农村建设跨上科技骏马
——关于辽宁“一二三”实验工程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董践真 本报记者 樊明经
农村建设,一靠政策、二靠投入,最后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辽宁省一项农业现代化综合实验工程为这个论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8年前,在辽宁大地上,在100个村、20个乡和3个县的范围内,开始了一场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振兴农村的大规模实践与探索。这就是著名的辽宁“一二三”实验工程。
“一二三”的“三”,是辽宁两个最穷的县——阜新和喀左,一个富县——海城。那100个村和20个乡更是条件千差万别,基础各不相同。经过8年来两期工程的建设和开发,在这包括704.4万亩耕地和359.4万人口的范围内,累计净增产值98亿元、利税26亿元,其中科技进步所占份额超过45%。在人口仅占全省1/9的土地上,社会总产值超过全省县以下社会总产值的1/6,出现了43个亿元乡镇和两个亿元村。粮食产量由每亩200来公斤提高到362公斤。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1.5倍到12倍。县、乡、村三级共有810个参建单位获得了各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绚丽图景出现在人们面前。
更加令人惊异的是,辽宁省政府在市、县各项常规投入之外,对这个实验工程总共才投入了1400万元资金,只相当于国家每年发放给阜新、喀左两县救济款的一倍半,而产生的效果却是如此巨大。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通过这项实验工程,辽宁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找到了一条切实而有效的途径。
从调查研究入手,从客观实际出发,不搞项目下乡,不搞实验田搬家
“一二三”实验工程的县、乡、村三级,包括了偏僻山区、风沙干旱地区和城市近郊平原,也包括了穷、最穷、富、较富的几种类型。来自180多个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的6300多位专家,进入实验基点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对社会、经济、资源情况进行认真的综合考察,使各个实验基点第一次用科学手段摸清了自己的家底。中国科学院生态所派出的队伍进驻喀左县,首先约请60位专家,花了半年多时间进行多学科的考察,写出56万字的调查报告。在这个基础上将当地农村开发、建设的需要同有关学术领域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制定出当地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和蓝图,确定推广应用的技术项目,提出急需解决的科研课题开展实验研究。这样,就把规划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将多学科的相关技术综合组装起来,突破了由个别单位搞技术推广、科技扶贫的局限。辽宁同志把这叫做“依靠大科技,开发大农业的系统工程”。
 在省里的实验工程带动下,其他各市也同步组织实施了各自的“子工程”。省里的“一二三”工程本身也扩展到5个县(区)、199个乡(镇)、453个村。现有的5个实验基地县都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喀左是贫困山区建立复合生态农业;阜新是风沙干旱地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综合开发;海城是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农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新宾是山区以建立生态经济为主的综合开发;东陵则是城乡结合建立高技术外向型经济。
在各个实验示范乡,从实际出发的多种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白庙子乡原来是个“兔子不拉屎”的穷山沟,列为实验示范乡以后,几年之间成为一个由穷乡变富的典型。营口市近郊的路南乡,原来基础就不错。1985年列为实验示范乡以后,建立起一个“星火”技术密集区,1990年实现产值3.1亿元,比5年前增长4.5倍,荣获“中国乡镇之星”称号。
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优越性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一二三”工程的实施是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动员
“一二三”实验工程的实施,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辽宁省委、省政府从一开始就把这项实验工程紧紧抓在手里,实施了强有力的领导。在“一二三”工程起步时,省委、省政府提出了3条指导原则:第一,强调自力更生,决不用钱来培植“观赏典型”。第二,强调科技队伍同实际结合、同群众结合,使当地政府看到“一二三”工程同本地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使农民群众看到这项工程同自己的发家致富息息相关,从而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积极投入和参与。第三,强调两个文明必须同步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列入主要考核指标。在一期工程实施中,曾经有1个乡、13个村由于精神文明建设不合格。二期工程中也曾经有8个村由于同样原因没有通过验收。
另一方面,省委、省政府为“一二三”工程的实施建立了严密的指挥系统,实行逐级负责。省抓基地县,市抓基点乡,县抓基点村。各级政府都成立了“基点办公室”,各县配备了科技副县长,各乡、村配备了科技副乡长、科技副主任。严密的计划,加上精心的指挥,不仅使整个工程形成网络,而且将党委和政府的领导、科技专业队伍和广大农民群众结合起来,保证和促进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农村建设为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知识分子迈出了同实践相结合、同群众相结合的新步伐
辽宁的科技力量比较雄厚,全省有科学技术人员近80万人。“一二三”工程的实施,为科技人员施展才能搭起了舞台,也摆下了擂台。8年来,各路科技大军深入广大乡村小镇,殚精竭虑地搞规划,含辛茹苦地抓实施,为各个实验基点送去新的研究成果、适用技术3100多项。
辽宁省农科院副院长李庆文先后带领150多位科技人员来到阜新县,作了3年艰苦的调查研究,取得20多万个科学数据,针对当地风沙、干旱地区的特点,系统地进行了播种期、施肥方法、耕作方法等6项旱作技术改革。结果全县粮食总产量已从工程起步前的1.25亿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7亿公斤,翻了两番多。中国科学院生态所的同志们也在过去只能亩产百斤小麦的朝阳地区,创造出万亩麦田上平均单产超千斤的历史新纪录。
科技人员大显身手的另一方面,是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占居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一二三”工程内县、乡、村工业总产值1990年达105.94亿元,比工程起步前增长了4倍多,占到社会总产值的62.8%。产业结构的变革解决了农村多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据统计,现在“一二三”工程范围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已有74.1万人,比工程起步前增长了6倍。
在“一二三”工程中,科研人员还在生态经济的建设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需要科学思维和科学理论作指导的领域,否则建设会造成破坏,治理会带来祸害。8年来他们带领农民苦下工夫,使“一二三”工程范围内应治理的小流域已有50%以上得到综合治理,林草覆被率达到可覆被面积的80%。水土流失严重的喀左自治县经过“一二三”工程的实施,全县107个小流域中已综合治理了85个,控制水土流失192万亩,占原有流失面积的70%。
广大科技人员在各个实验基点上开展了几百个课题的研究,先后有108项重要成果获得省、市奖励。
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群众自己的事业。“一二三”工程成为一所大学校,农民开始做了科学技术的主人
“一二三”工程始终把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代新式农民作为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一二三”工程成为了一所科普大学校,已使140万人(次)的农民得到较好培训。农民们还自发地组织起827个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自己办起了781个研究所。目前,工程范围内共拥有获得国家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8503人。每万人中的技术员由工程前的6人增加到现在的79人。
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冲破了农民们的封闭心理。许多乡镇提出了“求才不惧多,用才不拘格,育才不惜金”的口号。沈阳五三乡投资700多万元建立职业学校和选送本乡青年上大学。海城腾鳌镇、营口路南乡等一批乡镇,已不满足于推广应用一般适用技术,把目标瞄上了高新技术。路南乡依靠科研单位做技术后盾“借梯登高”,已有8家创汇企业,去年创汇500多万美元。
广大农民对现代科学技术从怀疑观望到信赖,以至发展到自己创办研究所,这股科技热对于我国广大农村的农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1991年,“一二三”工程开始进入第三期。近年来这项工程在辽宁农村产生了日益显著的示范和辐射作用,1991年全省粮食产量超过300亿公斤,由几十年来一贯调入粮食的省份第一次成为粮食输出省。
“一二三”工程,正如国务院领导同志所热情赞扬的,已经成为“星火计划的先驱”,“农村经济现代化的火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