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声乐比赛得失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13
第8版(副刊)
专栏:百家艺话

声乐比赛得失谈
金铁林
声乐大奖赛,如今在全国愈来愈多,今年的势头之盛,更是前所未有。大家都来唱歌、赛歌,究竟是得是失?或者得在哪里,失在哪里?
目前的比赛有专业的、业余的、卡拉OK式的,涉及各种年龄层次,范围大到全国,小至一个地区、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乃至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这本身应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因为这可以丰富文化生活,增加群众娱乐的机会,而且能够借此普及音乐常识,提高音乐的吸引力。另外,喜欢音乐的人多了,比赛的覆盖面广了,就会有更出色的人才脱颖而出,更多的歌唱家产生。
尽管这两年特别优秀的声乐人才似乎难产,但通过种种比赛可以看出,演唱队伍的总体水平还是大有提高。正因为水准普遍很高,所以要想出类拔萃就显得难乎其难,必须在文化修养、韵味处理、个性创造、风格把握、舞台表现等各方面都不同凡响,也就是说只有综合水平的上升,才能与众不同。
目前,卡拉OK这一新形式的比赛非常普遍。这对专业和业余的演唱极为有利。人们可以经过这种形式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卡拉OK比赛一般有4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戏曲。有的比赛采取单一演唱方式,也有混合的。无论哪一种,演唱者都培养了自己的艺术参与意识。由于要在大庭广众表现自身,体现自己的心理素质,结果使许多人因此而注意到提高自己的文化性。
当然,声乐大奖赛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也无需避讳。比赛过多必然出现了泛滥的倾向,鱼龙混杂。有的主办者对演唱并无兴致,也不懂行,仅仅是为了起广告作用,以赚钱赢利为目的。有的比赛,章程、规则不严谨,造成了赛场混乱,比赛结果不如人意。我们应该在全国树立几个有权威性的、水平较高的大奖赛,定期举办,连续进行,确实选拔出一批高水平的歌手。否则,势必造成大奖泛滥,以至人手一奖,使人难辨高低真伪了。
卡拉OK比赛眼下存在专业化倾向,这并不足取。所谓专业化是指曲目太专业、难度太大和专业歌手也涉足其中。这一方面会失去卡拉OK自娱自乐的性质;另一方面使专业歌手难以再创造,因为卡拉OK的演唱基本是“照猫画虎”,受录音带的限制很多。
今后,美声唱法要加强民族性和时代性,不然,就有可能脱离社会,使接受者日趋减少。民族唱法应加强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如此才能让民族音乐的包容愈加广大,体系更加完整。通俗唱法重要的是加强科学训练和民族性、艺术性,这样可以延长歌手的艺术生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
有人对评委公开亮分持异议,认为欠缺慎重思考和全面比较。这种意见是对的,但在电视中直播大奖赛时,则不能不采取公开亮分的方式。因为要考虑到电视的可视性和娱乐性。此时的评委就是角色。
有些观众和歌手对评委的评判不满,对评委的评分相互间的差异过于悬殊疑惑不解。评委不公正的情况当然存在,这主要是学术水平的差距和见解的不同造成的,也不排除还有人际关系、门派的偏向、专业知识的不熟悉等等因素。因这些因素而削弱了比赛的水准,在近几年的赛事中不乏其例。评比标准尽管是相对的,但还是有一定之规。我以为应以声情字味表养相为尺度。
总之,声乐比赛多,决不是坏事。一些音乐发达国家每年的声乐评比更是多得难以计算。但对比赛一定要以高质量来要求,评出方向、公正、水平来。不然,效果适得其反,既不能推出人才,又不能繁荣文化,只是热闹热闹,一哄而散,比比后门,做个广告罢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