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纪念赤石暴动50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14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纪念赤石暴动50周年
张金锭
1942年6月17日,发生在武夷山市(原崇安县)红色土地上的由共产党员、新四军指战员和其它爱国人士举行的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离今已50年了。这一暴动,是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监狱斗争史上的一个壮举,是新四军军史上继“皖南事变”、“茅家岭暴动”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
1941年1月的皖南,是黑云翻滚的皖南。
此时,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年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此时,国民党顽固派突然以8万之众,采用袋形阵势,对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突然袭击围攻。新四军指战员浴血奋战7昼夜,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弹尽粮绝,又无增援,结果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分将士牺牲或被俘。
接着,国民党当局无视我党中央的严正抗议和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并将被俘的新四军人员,以及从闽浙赣等地捕来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押到上饶郊区的周田村羁押、迫害。上饶集中营由此产生。
上饶集中营的历史,是一部血淋淋的屠杀人民的历史。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加紧对中国进攻,日军的飞机常常到上饶空袭。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部各机关、部队纷纷向闽北山区逃迁。上饶集中营也随之转移。
上饶集中营向闽北转移的前夜,集中营第6中队秘密党支部就决定在转移途中举行暴动。暴动地区,预定在武夷山市境内。
领导暴动的有陈念棣、阮世炯、王东平、赵天野等4人。陈念棣为政治领导者,王东平为军事领导者(即军事指挥)。并决定组织3个突击组,每个组3人。暴动的方式确定为两种:(1)夺枪暴动。(2)不夺枪暴动。二者视机进行。
1942年6月5日,上饶集中营撤离上饶。16日,抵达武夷山市大安宿营。6月17日下午2时左右,队伍到达赤石镇的崇溪河畔。崇溪河对岸约有50平方米左右的稻田,越过稻田便是丘陵地带,背后是高山森林,是举行暴动的理想地段。
过渡队伍按中队的顺序进行。渡过一个中队,即往前开一个中队,轮到第6中队时,天色将近黄昏了。天时,有利举行暴动。
在此紧要关头,第6中队秘密党支部果断决定:举行不夺枪集体暴动,暴动后集结地点,确定在河对岸一个明显的高山顶。
约黄昏时刻,第6中队第3分队先行过渡,尔后是一二分队过渡。
暴动军事指挥人在第3分队,先行过了渡。在渡头岸上,他目视着河对岸的一切……
当最后一个分队刚上岸时,宪兵队还在河中间。
此刻,第6中队勇士们的目光,个个都注视着军事指挥。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肩负军事指挥重任的王东平,使出生平最大的气力,发出响亮而庄严的暴动讯号:“同志们冲呀!”一声令下,参加暴动的勇士们个个像出了笼的猛虎,越过稻田,飞快地向山顶森林深处冲去。冲锋声,在赤石村崇溪的上空回荡……
夜幕降临了,国民党的宪兵队不敢穷追了。赤石暴动成功了!
月亮升起了。跳出死亡窟的新四军勇士们像自由的鸟儿,飞向武夷山区。
在这块洒过热血的红色土地上,勇士们由地下党和游击队接应,与茅家岭暴动出来的战友会合,在武夷山打游击。9月,重返皖南,回到了新四军的怀抱。
赤石暴动的胜利,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特务们失魂落魄,胆战心惊。但被激怒的敌人,兽性大发。一场震惊闽浙赣的血腥大屠杀在虎山庙的茶树林中开始了。
6月19日,敌人对第3中队和其他中队的所谓“顽固分子”,以及暴动中被抓回的50多位同志,分三批进行集体大屠杀。秦烽同志是唯一的幸存者,也是这次屠杀的见证人。在这里,特别值得人们怀念的是年轻夫妇薛克凡、瞿淑烈士,还有归国华侨何永雄、蒋仁坚和台湾籍青年骆其峰三烈士,以及李捷、杨瑞年、汪企求、徐瑞芳、戴庆哲、胡珍水等七姐妹。这批在抗日战场建过奇功的优秀儿女,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高呼革命口号,倒在血泊中。王之燕烈士在临刑前朗诵的“浩气永长存,丹心昭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的壮丽词句,代表了50多位烈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
在时隔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回顾赤石暴动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赤石暴动,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新四军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赤石暴动发生在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生死搏斗的时刻,这一暴动的成功,雄辩地证实了国民党顽固派真反共假抗日的面目,对推动和鼓舞全国的新四军、八路军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赤石暴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争取监狱斗争胜利的一种尝试,显示了党领导下监狱斗争的威力和新四军的军威,并以其光辉的范例载入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新四军军史的史册。
这一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赤石暴动的光荣历史,是新四军勇士们和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体现了他们金子般忠于人民的心,体现了他们坚定的革命理想与信念,体现了他们对党的事业的忠贞不渝与执著的追求,体现了他们为共和国的诞生而献身的革命精神,是武夷山市和闽北、乃至福建人民学习的楷模和力量的源泉。
建国后,党和政府在赤石暴动旧址,修建了赤石暴动烈士陵园,成为人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多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者到普通工作者,从中小学生到大学生,成千上万的受教育者被烈士们“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闪光格言所感动。
人生最可宝贵的是生命。勇士们为了革命的胜利而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在充满传奇的监狱斗争中创造了人间罕见的奇迹,在暴动中和虎山庙大屠杀中大义凛然。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永远载入武夷山市、闽北和福建革命史的史册上,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赤石暴动精神永放光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