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观洛阳古墓博物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4
第8版(副刊)
专栏:九州风物

观洛阳古墓博物馆
周志强
初春时又赴洛阳,朋友便拉我去参观古墓博物馆。
那是一个奇想,也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构思。试想:在九朝古都,将历代墓葬中的一部分集中复原,使人免于奔走即可观历史兼知文化,这是一个多么大胆而又可贵的贡献!
博物馆在洛阳市北郊冢兴村,占地约百余亩。进入汉白玉门阙,从太虚殿而赴地下,便是两汉至宋代的22座墓葬。地下曲回连接,22座墓葬整齐地排列于地下通道两侧,黯淡灯光使人如入真境。
墓穴内分别有棺柩、陶器或壁画,有唐代三彩器和宋代彩绘砖雕艺术。每座墓穴均以开掘时的原貌复原,让人凝重且好奇。墓穴低且小,幽幽灯光透出神秘。躬身入内,在棺柩旁伫立,仿佛已从现代步入历史,极愿寻到一位尚在的古人,和他席地而坐,谈昨日与今天。
墓葬中有珍贵的文化,殉葬品和墓穴中的壁画堪称奇妙的世界。两汉至宋代,绘画艺术、建筑艺术及手工艺品都有不同的变化,使人感到似在阅读一部史书或是艺术鉴赏册,在不同的风格中得见一个个洞天。
现代思维的手伸向过往岁月的深处,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破读鲜为今人所知的奥秘,我突然感到一种深层次的生命的涌动。倘若有“墓葬文化”这样一种提法,我想该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墓葬中确实隐含着文化。
出太虚殿,可入玄堂与琼阁,亦可至配房观古代葬仪展览。古代葬仪展览显示出一种古风,泥塑的仪仗恍若真人,神情悲哀,素衫素服,带着强烈的感染力。
博物馆前院有馆表、天禄及辟邪,仿汉代风格可谓维妙维肖。馆中还陈列着一些出土文物及历代简况介绍,使所有观者都能较为全面地从一个侧面重温了一段历史。
社会进步的大厦永远建立在传统和今天的基石之上。生活是枝叶纷披的大树,而代代层累是它粗壮的根须。
出得馆来,再回现实之中,漫步院里,观绿树成荫,看万花斗艳。其时头顶的阳光正好,使凝重的心顿觉开朗。
牢牢盘结在时代层上的文化古树是珍贵的,它会给我们一些教诲和启示,并能解答一些未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