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喜未虚度华年”——忆任重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21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喜未虚度华年”
——忆任重同志
戎子和
前些时候,我的几位要好的同乡程子华、张友渔等同志,相继逝世,我不胜悲痛。不久前,我的好战友王任重同志又过早地离去,使我悲上加悲。每当熟人聚会谈到任重同志时,我都抑制不住自己的伤感,历历往事,涌上心头。
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我在太行时,就听到来自冀南的同志说,任重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才华出众、能力很强,在冀南的干部群众中很有威信。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对任重有了好的印象。
解放战争时期,我开始与任重同志接触。由于我们都做财经工作,联系较多,日渐熟悉。在频繁的交往中,特别是通过“庞村会议”(注一),加深了我对任重同志的好印象。“庞村会议”是继“峰峰会议”(注二)之后,晋冀鲁豫边区召开的一次重要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继续贯彻“峰峰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实施边区财经统一,以便集中一切可能调动的人力物力,保证刘邓大军的战勤供应。任重同志代表冀南党政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他不仅表示坚决拥护边区的财经统一、接受会议分配给冀南的各项支前任务,而且还对冀南和全边区的财政经济问题,作了精辟论述。与会的同志对他的发言,评价很高。大家感到任重同志既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善于思考,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主持会议的薄一波同志也认为任重讲得好,讲到了点子上,要我(时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财办主任)以任重同志的发言为主,结合其他同志发言内容,整理成简报,电报中央。中央收电后,很快复电,对这次会议予以鼓励,并将这次会议的情况,通报各解放区参考。晋察冀解放区的领导机关接到中央通报后,提议由中央召开一次财经会议,专门研究晋冀鲁豫边区财经工作的经验。中央同意了晋察冀边区的建议,不久在武安冶陶召开了“华北财经工作会议”。这是我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召开的一次规模最大的财经专业会议。至今,我对任重同志在“庞村会议”的发言,记忆犹新。他当时的发言,对推动华北解放区的财经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解放战争的形势变化,晋冀鲁豫边区在财经方面不仅要供给从本区出去作战的刘邓、陈谢两支大军的战勤需要,而且还要承担一时转战在本区的陈粟大军的部分物资供给。为此,我和宋任穷、杨立三同志曾赶赴陈粟大军的鲁西南前线司令部商讨具体供给方案。在由鲁西南返回太行途中,我们绕道临清和冀南党政机关驻地威县,向区党政领导通报有关情况并交办支前任务。通过对冀南的实地考察和与任重同志的直接接触,使我对任重主持的冀南财经工作有了较多的了解。我深切地感到,任重在工作中朝气蓬勃、多谋善断、思路宽阔、办法多样,开拓劲头很大。他做事情,从不安于现状,总要有所成就、有所发展。任重同志这种充满生机的工作作风,使我进一步增添了对他的好感。
全国解放前夕,任重带领冀南干部南下,先后担任武汉市和湖北省委的领导工作,并主管财经业务。在接管城市、支援前线、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以及后来的经济建设等工作中,他的智慧和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做出了众所周知的成绩。“文化大革命”前,任重同志已经先后担任中南局第二书记、第一书记。虽然担子很重,但他工作卓有成效,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称赞和器重。也许正是为此,“文革”期间,任重同志才遭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
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们都获得了“解放”,又同在陕西。见面之时,他仍谈笑风生,显露出一种历经数年磨难,但锐气不减当年的气魄,使我非常钦佩。不久,我们先后调回北京。
在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他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拨乱反正的决心和魄力,使我非常敬佩。我从陕西调回北京后,担任财政部顾问并兼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文化大革命”中,中央财金学院被迫撤销,师生员工全部被“扫地出门”,校舍也改办成工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决定恢复一批高等院校,而财院的校舍,却因种种原因一直拖延不给腾出。这一争议,成为当时首都高教战线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师生写信给当时参与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小平同志见信后,立即批给任重同志查处。任重同志明确批示:要工厂把“能让出的房子立即让出”,其余的,也必须“限期搬开”。全院师生得知任重同志的这一批示后,无不欢欣鼓舞,不少人为此落泪。这一事件的处理过程说明,任重同志办事认真,唯实;他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对“四人帮”破坏教育造成的灾难,深恶痛绝;他对小平同志关心教育、重视人才的思想有深刻理解。后来,我还听说,有些高等农林院校的复校工作,也是在任重同志的亲自过问之下,才得以恢复正常教学、科研秩序。
一九八九年秋天,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政协举办的老年书画展览。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任重同志为那次展览所书赋的一首诗:“一生饱经风险,喜未虚度华年,含笑回首往事,有志谱写新篇。”这是任重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对自己一生恰如其分的描述。正当我们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需要任重同志这样成熟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承上启下、谱写新篇之时,他却离开了我们。他的早逝,是党的事业的重大损失。任重同志工作战斗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任重同志的光荣历史和不朽功绩,将永留人间。
任重同志永远活在我的心里。任重,安息。
注一:庞村是邯郸郊区的一个村庄。一九四六年夏,晋冀鲁豫边区“军政联合财经办事处”随晋冀鲁豫边区领导机关移至庞村一带办公。财办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委员会在庞村举行。后来大家称这次会为“庞村会议”。
注二:峰峰,即邯郸市的峰峰。日本投降后新成立的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简称邯郸局)一九四五年冬在峰峰举行第一次全委扩大会议。议题是整军、减租、生产、财经等问题。人们称这次会叫“峰峰会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