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耕海牧渔 招财进宝 借水致富齐鲁儿女建设“海上山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22
第1版(要闻)
专栏:

耕海牧渔 招财进宝 借水致富
齐鲁儿女建设“海上山东”
本报济南6月21日电 记者贾建舟报道:海岸线占全国1/6,海洋科技人才占全国1/2的山东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着力实施海上经济发展战略。一幅幅耕海牧渔的壮丽画卷,正在烟波浩渺的海域竞相展开。齐鲁儿女以改天换地的气概,将用自己的双手建成一个“海上山东”。
山东省海岸线总长3100多公里,浅海滩涂近3000万亩,近海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比本省陆地面积还大1/10。辽阔的海域不仅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而且拥有大量的化工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旅游资源等,同时山东还集中了4000多名海洋科技人员,海滨城市青岛又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科学研究基地。所有这些都为建设“海上山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有关部门测算,到本世纪末,全省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将由现在的1.2亩减少到1亩,而开发海洋资源恰恰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山东省海上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构想是:点、线、面、体相结合,以沿海港口城市为中心,以海岸带为轴线,建成北部渤海沿岸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带和东南部黄海沿岸经济技术开发带,连接黄河三角洲沿岸、莱州湾沿岸、莱(州)龙(口)沿岸、胶东沿岸、半岛东部沿岸和半岛南部沿岸6大各具特色的开发区段,逐步形成由岸到岛、由近海到远海、由沿海到深海、由单项式平面开发到多层次立体开发的新格局,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能源、海洋机械制造业、海洋矿业、海洋旅游业、海岛建设、海洋科技、海洋服务等10个方面。
目前,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浪潮正在向广阔的海域滚滚翻涌。在对外开放方面,他们把发展海洋渔业同发展外向型经济结合起来,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为前沿,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牵动地方、国营、村办企业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项目;在资金筹集方面,他们在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投资外,省和沿海市地都在增加用于海洋开发的投资,同时还动员社会力量把一部分消费资金转化为海洋产业开发建设资金;在人才培养方面,他们充分发挥青岛海洋大学和海洋科研机构的作用,根据海洋产业发展需要扩大招生规模,调整专业设置,同时准备选派一部分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学习、进修、访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