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打有准备之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22
第4版(要闻)
专栏:马尼拉观战札记

打有准备之仗
中国女队教练戚惊萱是第三次带队参加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第一次是1988年,中国女队夺得第4名;第二次是1990年,夺得第3名。一步一个台阶,戚惊萱也加重了担子。
当他率领4名姑娘步入马尼拉赛场时,深知中国女队向第二个目标冲击——夺取团体冠军任务之艰巨。果然,脚跟未稳,接二连三的失利,使人担心女队这次已无希望了。眼看着同最前面的队积分拉开,朋友们摇头叹息。戚惊萱镇定地分析:“这次比赛是持久战,谁都难以保持领先。暂时的落后并不等于无希望。经过低潮的磨练,队员稳定了,也可能来一次大的跨跃。初期中国女队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同越南队等对手碰,所以才得出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但是我队的实力存在,队员的士气未减。”戚惊萱的精确分析让人信服,带有鼓动和力量的话更给人信心。以后的形势果然按照他的预言发展。
中国队突破重围,要打有准备之战。戚惊萱决心抓住这一条,打翻身仗。他白天上赛场,夜晚细致地记录当天比赛情况和队员表现,然后查阅明天对手情况,考虑派谁上场,制订三盘棋的方案。他深知棋类比赛像打仗一样,指挥员判断准确、指挥得当才能减少失误。第二天上午,他把自己的构思、对手的情况向队员全盘托出,让她们树立取胜的信心。同捷克斯洛伐克队、美国队和匈牙利队交锋,三战大捷,正是打有准备之战的结果。戚惊萱说:“每天上哪一个队员,我要看她当时身体、情绪等和对手的情况,从来不盲目派队员出场”。中国女队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想来戚惊萱已构思好下一步方案。
本报记者 黄振中
(本报马尼拉6月2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