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开罗的喜与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25
第7版(国际)
专栏:

开罗的喜与忧
李华新
埃及政府最近成立了一个由14名各行业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负责研究首都开罗面临的诸多问题,并要求在7月1日前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向总理提出建议。
开罗是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堪称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过去的几十年间,开罗建立起一批民族工业,经济上得到了迅猛发展。哈勒万的钢铁联合企业、水泥厂、纺织厂等数十家工厂构成了埃及国民经济中的骨干项目,安置了大批工人就业。
开罗的交通相当发达,尼罗河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南来北往,铁路线伸向四面八方,还有几十条航空线,把开罗同各国连接起来。开罗的轿车也特别多,每天有120万辆汽车穿梭其间。许多高架桥犹如飞虹,把尼罗河东西两岸连成一体。其中,“10月6日”高架桥长达10多公里,蔚为壮观。而在地下,全长42.5公里的地铁已经通车。高架桥和地铁的建成,缓解了交通拥挤的压力。开罗正在迅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城市的急速膨胀也在各方面给开罗造成了巨大压力,埃及政府和人民对此无不感到十分忧虑。
人口激增是专家们首先要研究的问题。现在开罗生活着1500万人,另外,每天还有大批人从附近的农村涌入市区。在市区某些地方,人口密度竟高达每平方公里14万人,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住房危机相伴而生,房价直线上涨。为寻求栖身之地,有些人不得不以墓地为家。据埃及中央统计署公布的数字,墓地居民的总数已达数十万人。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只好接受这一现实,并开始重视如何向他们提供各种服务设施。开罗边缘地带还出现了许多违章建筑,其中大部分是简陋的窝棚和矮小的房屋。
由于公共服务设施陈旧,开罗的环境污染也较严重。开罗大学一位环境科学家指出,开罗每年垃圾总量达1100万吨,却只有两个年处理能力为14.6万吨的垃圾厂。开罗的下水道网建于1908年,由于年久失修,下水道堵塞成了污染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埃及住房部长介绍,5年前,由于下水道的问题,开罗险遭被污水淹没和发生瘟疫的灾难,穆巴拉克总统及时与英、法、美等国进行联系,它们才同意出50%的费用,修建新下水道项目。现在,这个项目已投入巨资,但仍未竣工。
为了保护开罗环境,穆巴拉克总统已作具体指示,认为可从地理上重新规划开罗,甚至可将开罗划分为以希卜拉、哈勒万、开罗新老城等为基础的数个独立城市。同时,他认为,还可将开罗“关闭”起来,不准新移民迁入。这些想法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赞同。另外,主张另辟地方建造新首都的呼声也颇高。
但是,开罗毕竟是政府各部门、各机构的所在地,要将它“关闭”起来或另建新都谈何容易。治理开罗环境事关重大,因此,待专家委员会提出意见后,还将征求其它部门和非政府机构的意见,进行稳妥的研究。总而言之,治理开罗环境已是埃及政府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重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