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国际禁毒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26
第7版(国际)
专栏:资料

国际禁毒日
新华社记者 陈文英
世界范围的毒品蔓延泛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国际社会的安宁,已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1987年6月,在维也纳举行了联合国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26日会议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赞成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1989年联合国又将本世纪最后十年(1991—2000年)定为“国际禁毒十年”。今年国际禁毒日的口号是:“毒品,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
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是仅次于军火而高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宗买卖。全世界吸毒人数高达4800万。80年代,全世界因吸毒造成10万人死亡,其中美国3.5万人,位居第一。在有些国家,毒品问题侵入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领域,形成盘根错节的社会顽症。
毒品不仅严重摧残人类健康,危害民族素质,助长暴力和犯罪,而且吞噬巨额社会财富。据美国政府统计,全美国每年因吸毒、酗酒造成的损失达1500亿美元,用于治疗吸毒者、加强缉毒的费用需600亿美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毒品造成的损失和扫毒所需的巨额经费更是沉重的负担。在一些国家,贩毒集团常常重金收买政府、军、警各界要人,影响政府决策。贩毒集团又常与国际恐怖组织和各国黑社会狼狈为奸,进行跨国犯罪,直接影响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面对全球泛滥成灾的毒品问题,联合国、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和国家纷纷召开各种扫毒会议,加强情报交流,保障国际合作,使全球扫毒斗争取得了很大进展。去年6月,哥伦比亚头号毒枭埃斯科瓦尔向当局投降,这个国家的贩毒集团基本被瓦解,是国际反毒斗争中的一件大事。但纵观国际反毒斗争全局,局势仍相当复杂,毒品的种植、加工和走私活动仍十分猖獗。只有全球行动起来,进行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持久不懈地对贩毒和吸毒进行斗争,才能根除毒品这个当代人类社会的祸患。
国际上通常把毒品分为九大类,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鸦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类,可卡因类被称为“百毒之王”。全世界毒品种植规模较大的有四个地区:东南亚的缅甸、老挝和泰国交界处的“金三角”;南亚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三国毗连的“金新月”地区;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玻利维亚、秘鲁和哥伦比亚;中东以黎巴嫩贝卡谷地为中心的山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