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从“小铁牛”的发展看农机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27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从“小铁牛”的发展看农机服务
近年来,被誉为“小铁牛”的小型拖拉机突起,社会拥有量成倍递增。据对许昌市所辖四县一区的调查,1990年底,全市“小铁牛”已达4.3万台,比1980年增加了5倍多。有一个县平均5户拥有一台“小铁牛”,个别村庄已达到每两户就有一台“小铁牛”。
小型拖拉机过量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资金浪费严重。鄢陵县目前已有“小铁牛”2万台,总动力25万千瓦,每公顷土地平均4千瓦,加上配套农机具价值达1.3亿元。如果按农业机械化标准,该县只需投入资金0.8亿元(包括农机具配套),实际投入已超出0.5亿元之多,浪费惊人。不少农民购买“小铁牛”的资金靠借贷,由于远离公路,仅仅用于自己几亩地的耕作,作业时间每年只有一个多月,真正把“小铁牛”当牛用。
影响农田深耕细作。小型拖拉机与大型拖拉机相比,农田耕作质量差,机耕深度不够,使活土层变浅,结板层上升,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弱,抗御旱涝灾害能力差,病虫害、杂草增多,影响粮食产量。
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由于“小铁牛”骤增,柴油需求量增大,农忙季节,农民不得不购买议价柴油,大大增加了粮食生产的投入。同时,大部分农民不懂维修和保养,使“小铁牛”提前报废,折旧费转到农业生产上每公顷每年至少200元,造成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率极低。
据调查,造成“小铁牛”过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
一、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随着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田耕作条件,便成了农民的迫切需要,但由于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涣散,无人出面组织,加之购买大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不是一家一户所能办的事情,农民只好自己购买“小铁牛”。
二、小农经济意识和攀比心理作祟。有一家兄弟4人,按说一部“小铁牛”就足够了,可4兄弟中竟有3人买了“小铁牛”,总投入达2万元。不少农民把“小铁牛”视为炫耀自己财富的物品。
三、致富心切。在“不到半年本就回来了”的广告宣传引导下,不少农民凑钱、贷款买“铁牛”,等到办理运输执照、买柴油、找货源时,才发现赚钱并不容易。
抑制“小铁牛”过速发展,首先要加强基层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服务功能。河南禹州市张涧村,由于农机服务组织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全村380亩耕地,只用2台大拖拉机和16台“小铁牛”就实现了耕、耙、播、收机械化。其次,采取鼓励和引导的办法,调动农民联户购买大型拖拉机的积极性。搞好区域化种植,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强化调控机制,增强农民的经济效益观念,使广大农民的资金投入更合理。
河南许昌市委宣传部 肖咸鸣 刘东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