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富起来的共产党员——广东开放地区党的工作纪实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2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富起来的共产党员
——广东开放地区党的工作纪实之三
本报记者 尹品端 徐如俊 张严
“富则修”“富必腐”,这是十年浩劫中“四人帮”的“真理”。如今,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实实在在富起来了,那里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了呢?
富了的共产党员与群众贴得更紧
也许你会觉得好笑,东莞市桥头镇桥头管理区的不少老人,为活着的党支部书记邓望成和全村的共产党员烧香拜佛,祈祷菩萨保佑他们平安、长寿。
当我们见到这位众望所归的党支部书记时,第一印象是:他为使乡亲们富起来,所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了!20多年的生产队长,使56岁的他,黝黑的脸庞像一尊铜像,深深的皱纹仿佛是一刀一刀刻成的。70年代,尽管他以一年四熟而出了名,当了劳模,当了党的“十一大”代表,但农民的收入,平均一个劳动日只有两元多钱。1979年的改革春风,使担任了党支部书记的邓望成与30多名共产党员一道,带领全村群众从闭耕自守中开辟了一条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道路,昔日被称为“东莞西伯利亚”的穷地方,摘掉了穷帽子,成为全省农村十面红旗之一。全村1200多人,年产值人均一万多元,集体纯收入200多万元。
富起来了,党支部表示: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富了的共产党员与群众贴得更紧。
邓望成告诉我们:如今全村38名共产党员,除了5名老、弱者,33名都在集体企业里工作,个个都是好样的。
共产党员罗佛养,担任管理区鞋厂厂长,每月工资500元。他的一个亲戚从香港回来办厂,三番五次劝他帮忙,月薪3000元港币。亲情、金钱使罗佛养有些动心。邓望成对他说:我们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要富,大家富。罗佛养听了邓望成的话,安心留在集体的鞋厂。
共产党员罗家胜,从部队复员后,成了打石专业户,月收入近千元。6年前,管理区办针织厂,缺少一名炊事员,邓望成让他去,他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月薪只有280元。
当有人问他们俩:“不觉得吃亏吗?”
回答是:邓望成吃的亏更多。他能做到,我们也应该做到。
陪同我们采访的镇党委副书记满怀深情地说:“邓望成可是个奇人呀!不少人说他‘傻’。他是老劳模、老先进、党的‘十一大’代表,组织上几次让他填表转干,他始终没动心。他有许多发财的机会,却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与桥头区合资兴办洪兴制衣厂的港商看到邓望成一心为集体、为企业操心,十分感动,主动提出由他出钱与邓望成私人合办一间新制衣厂,利润对半分。邓望成诚恳地说,‘先生,我做人有个宗旨,对群众没利的,我不干,我不要;对群众有利的,我才要,我才干。’港商理解邓望成,毅然拿出80多万元投资,扩大洪兴制衣厂的规模。单这一项,集体每年可增加20多万元收入。”
邓望成不等副书记说完就接过话茬,深沉地说:“讲个人赚钱,我们每个党员都有机会。如果人人都只顾自己,桥头区就没有今天的变化。作为共产党员,为国家、为集体,自己吃点亏不要紧。要紧的是走过的路,要留下为人民服务的脚印。让群众、让后代看到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富了更要为人民做好事”
沙头角镇——一块神秘而富有魅力的“魔土”,因为那里拥有一条长不过200米的中英街。在这天天游人如织、商贾如云的繁华小镇上,住着一位退休的女共产党员,她的名字叫陈观玉。
走进陈观玉家的客厅,令我们惊讶的是,这里没有像珠江三角洲一般农家那样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和豪华家具,也没有像这里不少人家那样供奉着整天有红烛相伴的“财神爷”。这里四壁陈设的是“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文明家庭”“模范夫妻”等奖匾和奖状,正中写着“一切荣誉归于党”的条幅;有陈观玉自画的她和雷锋在一起的铅笔画,下面写着“我要做雷锋的好妹妹”;有陈观玉画的刘胡兰的肖像,上面写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有陈观玉画的毛主席和杨开慧在一起的肖像,两边写着“翻身不忘共产党”,“饮水不忘挖井人”的对联……不是亲眼所见,我们是难以想象出连着两个社会、两种制度的沙头角,竟会有这样既是传统的、然而又是崭新的人生追求!
陈观玉出生在南洋异国,小时候在橡胶园当童工,橡胶园主的擀杖将她抽打得奄奄一息;在九龙为资本家当佣人,受过资本家的蹂躏和鞭打;回到祖国的怀抱后,17岁的她第一次跨进小学的门槛,以后成了家、入了党,当了模范……
60年代初开展学雷锋活动,陈观玉真心实意学雷锋,她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以雷锋为榜样,在沙头角她做了多少好事,谁也说不清。沙头角镇委组织部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们,1987年,深圳市第一次发行建设股票。当时不少人不认识,不愿买。陈观玉虽然也不知股票为何物,但想到可能是建设需要资金,便毅然将亲属从香港寄给她治病的钱,全部从银行取出买了股票。当时有人骂她“疯了”。谁曾想,股票值1元变成了65元。陈观玉“发”了。她以支援国家建设为目的而买的股票,竟然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巨额财富!多少年在贫困线上生活的她,突然富了起来。面对这些钱,陈观玉把家人叫到一起,郑重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陈观玉,就没有我们的幸福家庭。这些钱是国家给的,应把它还给社会,让它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丈夫和子女都理解和支持她。
沙头角镇内有一个打工仔,家境贫寒,老母瘫痪在床几十年,陈观玉得知后,让打工仔带路到他家所在的博罗县山区去看望这位素昧平生的老婆婆,给她留下了一笔可观的养老费。
阳江县山区一位瘫痪12年的青年,过去从报刊上“认识了”陈观玉,交了朋友。但当年仍属贫困线上的陈观玉,只能在精神上给他以鼓励和帮助,现在,她不顾长途跋涉,给这位青年送去了书、食品、录音机和英模报告录音带,同样也送去了一笔钱……
又有人骂她“疯了”。
陈观玉,这位瘦弱得能让风吹走的女共产党员,却欣慰地对记者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富了更要为人民做好事。”“共产党的宗旨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在深圳宝安县南岭村现代化的会议室里,我们见到了接待过20多个国家的访问团,近千个中央、省、市访问团的党支部书记、村长、全国劳动模范张伟基同志。这位个子不高的中年汉子,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之下,团结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使一个原来连一顿饱饭也难吃到的、被人称为“鸭屎围”(又脏又臭)的南岭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全村600多人,人均年纯收入1.2万元,比1978年增长100倍;集体固定资产1.2亿元,比1978年增长1000倍;村集体在银行存款1000万元。
快人快语的张伟基,与我们一见如故,没有虚言套语,放连珠炮似地说开了:能够打下这个江山很不容易,巩固这个江山也不容易。共产党的宗旨就是要国家富强,人民过上富裕生活。但几十年来,我们的人民却生活在贫困线上。改革开放前,我们村每年要吃国家的返销粮五六万斤,到外地买地瓜七八万斤。群众辛辛苦苦,连饭也吃不饱。我们欠了人民的帐啊!我当时就想,我们共产党员一定要为党争口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富了!富了怎么办?现在我们村实行了劳力工资制、学生教育免费制、村民医疗优惠制、老人生活补贴制。为了让村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为了丰富他们的生活,我们先后组织7批村民共301人去香港旅游,每人发给足够的旅游费;为改变村容、村貌,方便群众生活,村里铺设了水泥路,路两旁种风景树,建花坛,植花卉;修建排污下水道;兴建自来水塔、人工湖、影剧院、图书室、卡拉OK厅;兴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文体中心……
讲到这,对讲机呼唤他。他出去接了电话回来继续兴致勃勃地说:“我们是靠党的政策发展起来的,光我们一个村富起来不行,还要让大家一起富。”他背诵如流地向我们说了一连串数字:他们村扶植本县的两个贫困村多少万、给大埔县办果场多少万、1990年9月慰问在深圳大学学习的史光柱多少元、1991年7月20日支援华东灾区多少万、1992年支持深圳市社会治安基金多少万……我们惊叹他有如此好的记忆力。
听着他滔滔不绝的介绍,看着他神采飞扬的表情,使人想起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洪亮声音,革命导师的伟大遗愿,正在这里变成现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