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抠门儿”厂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29
第2版(经济)
专栏:

“抠门儿”厂长
本报记者 夏珺
河南沁阳市柏香油厂厂长何年保“抠门儿”出了名。一个工人找他想领几颗小钉,说是升降机的木板坏了。他亲自去车间看,升降机安然无恙。那人只好说了实话:“我的鞋子坏了。不就几颗钉子嘛,你何必那么认真!”“用厂里的钉子钉自己的鞋,不行!”何年保愣是没给他。
这是早几年他当保管员时的事。后来他当上了厂长,地位变了,“抠”劲儿没变。
去年夏天,一笔40万元的出口豆粕的款子入了油厂的户头,何年保想用这笔钱还银行贷款。那天是星期六,下着小雨。何年保又“算计”开了:如果星期一去还贷,就得多付500多元利息。他当即派人冒雨赶赴沁阳市,不巧银行下班了。去的人硬是把银行业务员从家里“请”出来,把事情办了。有人不理解,油厂家大业大,每天的流动资金几十万,干嘛在乎这几百元?老何却说:“经济效益就是得从一分一厘算起。”
但何年保对必要的投入一点也不“抠”,出手十分大方。近几年,他每年都投入上百万元进行技术改造。1989年,他审时度势,果断淘汰了二次性浸出设备,自筹资金200多万元,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一次性浸出流水线,日吞吐100吨原料,日产油1.5万公斤,使柏香油厂这个仅有160人的乡镇企业成为豫北生产能力最强、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油品品位最高的食用油生产企业,被河南省评为一级企业。
何年保有时候还大方得发“傻”。去年夏天,他们出口的300吨豆粕在沁阳火车站货场压了一个多月运不出去,又偏赶上连雨天。按说货已出手,好赖全是外贸的事了。可何年保担心豆粕受潮不能保证质量,便主动去货场检验,结果发现豆粕湿度超标3%。尽管责任不在油厂,何年保还是主动向外贸部门要求拉回这批受潮的豆粕,损失及运费全由厂里包。外贸部门的同志深受感动,连声道谢。老何说:“咱们是一家人,损失点钱是小事,损失名誉是大事,往小了说,是我们厂的名誉,往大了说,是国家的声誉!”正是靠这良好的信誉,柏香油厂生产的食用油已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累计出口额达800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