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研究大气风雨海潮的人们——访中科院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29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研究大气风雨海潮的人们
——访中科院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报记者 贾西平
许多中外学者都知道北京中关村有个LASG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凡在LASG作过研究的人几乎都对那里学术研究的中国模式留下了深刻印象。
初夏时节,记者到那里采访,在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一幢简易楼里,找到了这个实验室。狭小的屋子里堆满了书籍和资料,一台台计算机终端上显示着数据,研究人员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工作。(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国的大气科学研究有相当深厚的基础,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这个实验室荟萃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科学大师。学部委员叶笃正、谢义炳、陶诗言、高由禧等在东亚天气系统、大气环流、气候和季风等方面做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其研究成果处于世界前沿。在大气动力学和数值模拟理论方面,我国学者于60年代提出的“半隐式差分格式”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设计研究成果之一。学部委员、该实验室主任曾庆存所著《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一书,系统地把近代大气环流和数值预报研究中的物理和数学问题进行了理论概括,被国际上誉为大气科学的理论名著。由这一批科学大师挂帅,组成实验室27人学术委员会,其中学部委员8位,教授(研究员)19位。实验室固定研究班子由1位学部委员、6位研究员和4位副研究员组成。这个学术中心很有吸引力,每年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工作的优秀中青年客座研究人员有30人左右。这是一支精锐的科学突击队,它在国内是拔尖的,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
中国辽阔的国土和浩瀚的海域,既为这里的科学家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也向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我国曾发生大水灾1029次,大旱灾1056次。从1949年到1989年,我国就发生大小涝灾160次!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大气和地球流体的运动和变化。举例说,就是用计算机模拟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系统、台风、暴雨、海潮、强风暴等等,研究其发生的机理和规律,预卜未来天气和气候乃至于环境的变化,为中长期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问题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988年底,这个实验室依据自己建立的“中国大气环流模式”和“中国海洋环流模式”做预测试验,提前半年正确预报出1989年华南前汛期多雨而华北偏旱。这一成功的预报试验开创了世界超季度数值气候预报的先例。接着他们又提前半年预报了1989年夏季太平洋海温“距平”(即与平均值的差距)的变化、拉尼诺现象的结束以及6—8月份我国江淮流域雨量偏多,东北、华北、华南雨量偏少。尽管这两次预报都是试验性的,但预报的成功却震动了学术界。
近几年来,这个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频繁地见诸国际一流学术刊物:
——大气和大洋环流模式的设计和试验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的大气和大洋环流模式的历史。
——暴雨数值预报模式在国内气象部门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可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理论和东亚大气环流异常与恩索(ENSO)相互作用的学术观点。
——大气动力学中连续谱在大气环流中的重要作用,被国外同行誉为“一种新的理论”。
几年来,他们发表论文300余篇。
(二)
对这个在艰苦条件下做出卓越成绩的实验室,国家一贯给予了支持。1985年9月,中科院决定该室向国内开放。1989年10月,经专家再次论证,国家计委批准该室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当即决定拨出400万元专款给予重点建设。尽管如此,与国际先进实验室相比,我们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才只有人家的1/20。
外国学者无法理解,这些身居陋室的中国人,凭着相对低速的计算机,竟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世界知名学者、日本气象学会前理事长来到这个实验室工作了3个月之后认为,这里的研究水平很高,相信今后会成为亚洲最好的实验室之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位教授也来到这里进行合作研究。3个月后,他终于弄明白了:“美国不少科学家什么都靠机器(指计算机),而你们却有许多头脑。”这些头脑就是由中国的优秀人才组成的智慧群。
计算数学专业研究员季仲贞说,我们的机器是小一些,但我们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中国人长于理性思维和勤劳的优势,寻找简捷高效的计算方法,以此来弥补计算机速度上的不足。一句话,就是用“电脑加人脑”这种中国模式去创造别人用大机器想搞而尚未搞出来的成果。(三)随着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人才脱颖而出。一位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在建立我国第一个大气环境模式过程中,完成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几年来,这里出站博士后2人,获得学位的博士生12人、硕士生32人。仅1989年内,客座研究人员中就有2人被本单位破格提升为教授,6人晋升为副研究员,其余大部分都成为教学和科研中的骨干力量。
一些在国外学习的青年表示,回国后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就是到这个实验室工作。留英博士、现为该室副主任的吴国雄1989年回国后,积极参加了该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然,这里吸引人才的不是物质生活条件。一些青年人说,在这里工作,他们能够把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分白天黑夜地在机房参加编制和调试程序,几个月下来,人累瘦了,眼熬红了,实验室主任问他苦不苦,他回答说:“我觉得能跟着您这样干是一种幸福。”常常有这种情况:研究人员坐在计算机前,眼睛盯着屏幕,一手敲着键盘,一手拿着馒头啃,不觉饭的冷热,不知菜的咸淡。
清苦生活,淡泊名利,是从事科学事业的人共同的特点。这里的人们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因此才能在“金钱浪潮”中坚守住基础研究这一阵地;才能不为房子、两地分居等等生活上的困难所困扰,一心扑在科学研究上;才能在祖国召唤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作出牺牲个人利益回归祖国的选择。
编后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若干学科领域里经专家严格评选出来的工作基础最好、学术水平最高、研究队伍最强的单位;是由国家给予重点支持建设起来的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向国内外开放的科学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一项战略措施。1984年以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陆续建立了70多个。
要了解这些学术中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它们的水平如何,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里的科学家们,身居陋室,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在并非一流的设备条件下做出许多博得国际同行赞许的成果。这样的队伍国家给予重点支持是完全应该的,而且值得继续给予支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