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努力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0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努力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于维栋
过去10年,我国已经部署了使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内地”这样一个由沿海到内地逐步展开的梯度开放局面,使80年代的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在这种开放型的新经济格局中,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中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出现,是最有代表性的。
我国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排头兵。特区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的枢纽,对内对外,都起到了扇形的辐射作用。特区又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点,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对接点。特区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同时又是外国人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窗口。由此可见,特区肩负着独特的艰巨责任。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建立起来的新型经济区。它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引进我国急需的先进技术,集中开办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企业,开办中外合作科研机构,发展合作生产、合作设计研究、合作开发新技术,研制高档产品,传播新工艺、新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要发展成为国际转口贸易基地。由此可见,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主要是引进资金和技术,特别是先进的技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在开发区投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400家,从业人员中40%以上是科技人员,年销售额超过了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是依靠我们自己的科技力量,把高新技术的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使科技人员有了“自己的特区”。
总观以上,我们在80年代初期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80年代中期建立了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80年代末期,又在全国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样,我们就大体上完成了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战略部署,为建立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三种新型的经济区,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但它们的功能各有特点。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前沿。特区姓“社”,同时又是中国和外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联系的接合点,因此规模小了不行,必须具有大型的综合性的功能。特区面积在不断扩大。1980年4个特区刚起步的时候,面积仅338.67平方公里,以后珠海、汕头、厦门三个特区面积不断扩大,到1988年4个特区面积已经达到632.1平方公里,再加上海南岛,总面积已经达到3.5万平方公里,比香港、澳门、新加坡面积的总和大20倍,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在这样大的地方把特区的事情办好,就很说明问题了。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沿海开放城市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的前哨,就其面积而言,大了不行。它的功能比较单一,以引进技术、特别是先进技术为主。经过8年建设,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的工业用地不过20多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122平方公里)。即使已经开发的面积,目前的集约化程度包括土地利用系数、投资密度、出口密度等,还是比较低的;今后,仍然需要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目的,是吸引我国科技人员,把高新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它是技术扩散的一种良好模式,是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由于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日益缩短,智力已经成为商品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就不应该拘泥于面积和规模的大小,也不必拘泥于形式,而以能够吸引科技人员并使其科技成果能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为着眼点。一般来说,这种开发区宜建立在智力密集区周围,交通方便,有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这种条件一旦和生产力的各种要素结合起来,就能够迅速形成气候,收到较好的效益。
90年代中国将从温饱型奔向小康型,实现国民经济的第二个翻番即第二步战略目标,这是一个比第一个翻番艰巨许多倍的困难任务。市场变化了,人们的需求变化了,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更加剧烈了。这就要求我们的经济要有新的增长方式,要求我们有新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要求我们的产品有更高的技术含量,要求我们的商品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雨后春笋,就是适应90年代经济增长这种新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努力办好目前已经涌现的几十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使我国经济在90年代再上一个台阶的战略性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正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气候和环境,使科学技术成果和各种生产力要素实现最佳结合,使高新技术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落实“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最好的载体,是把高科技研究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产业化技术、商业化技术等各个阶段连通起来,并形成良性循环的好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仅是把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新产业基地,而且也是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辐射源,是用高技术改革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源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科技人员一显身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能够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同时,知识分子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可以合理取得自己一份应得的报酬,从而为解决知识分子问题提供了思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还可以为人才回流提供新的渠道。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使科技和经济进一步密切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点,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验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构成了我国90年代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支撑结构,它们相辅相成,分工合作,互相支援,相互补充,各有特点,在新的经济增长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就技术上来讲,如果说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那么高新技术开发区就主要是依靠我们自己的科技力量,自主开发高新技术,同时,也是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技术后盾;它的成果必然会使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技术的起点有所提高,并且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当然,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必将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邓小平同志在年初南巡发表的重要谈话中,强调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发展经济,使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在几年内再上一个台阶。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落实小平同志谈话精神的重要措施之一。
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已经表示,对三区(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予同样的重视,要加强宏观指导,给以不同的政策支持,使它们在90年代得到更快的发展,让它们在牵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区比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起步最晚,还在初创阶段,因此,需要各方面更多的关心、指导和支持。5月15日江泽民同志、李鹏同志和其它中央领导同志视察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表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巨大的关怀和殷切的期望。我们要大力协同,扎实工作,努力办好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中国经济在90年代跃上新台阶做出新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