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雁田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02
第2版(经济)
专栏:

“雁田市”
本报记者 吴长生 蒋亚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手册的新老版本上,都不会找到这个市。它,不过是属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的一个管理区,行政村级。但到过雁田的人,都认为它的确是一个“市”。
“市貌市容”
先前9个炊烟袅袅、鸡鸣牛哞的自然村,已经被淹没在日益扩张的现代化建筑群中;代替草青花红田间小径的,是宽阔、繁华的街道。与国道平行的主“村道”,纵贯“市区”,有3公里长、40米宽,混凝土路面。街道两旁排列着几百家大小商店、酒楼、饭馆和众多的厂房、宿舍楼。我们随意走进一家新开张的精品店,货柜上摆满了名牌商品,其中不乏进口的高档货。酒店的烹调技艺、卫生条件、装璜以及服务质量,在内地许多中等城市里也难以找到。
几乎所有当地居民的住宅,都已别墅化。街上跑的自行车并不多,新潮摩托车和轿车却不少。
有标准、规模可观的菜市场,有熙熙攘攘的小商品市场,有书店、歌厅、影院……
这哪还有“村”的影子呢?!
“市政市情”
一个城市所必备的各种基础设施,正从雁田这个村的土地上,自然而又漂亮地萌生。
我们采访时,正碰上两件事。一是雁田邮电支局正式开通启用,2400门程控电话可直拨海内外。它总投资400多万元,3000平方米营业面积,是国内第一家建在“村”级的大型邮电支局。
第二件事是雁田中学竣工。投资也是400多万元。学校董事会董事长——专门从广东某大学聘来的邓志鹏副教授正在指挥学生小心翼翼搬运钢琴。教室一流,宿舍一流,还有一个一流的运动场:400米跑道,有看台,中间一块绿茵茵的足球场。
电厂有了,投资1000多万元,装机4000千瓦;自来水厂日供水2万吨;有50个床位的现代化医院即将开工,投资600万元……
这一切,靠的是雁田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数年来,雁田花在“市”政等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共达1.5亿元。
雁田距深圳不过三四十公里。10多年前,这里还因贫困,人们逃港成风。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得天时、扬地利,靠“三来一补”迅速发展,实力日壮。到现在,已办起各类工厂200个,去年仅工缴费收入就达1亿港元。雁田发展,全部利用外资。他们没用一分钱银行贷款,存款倒有几千万元。10个工业区,几十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绝大多数是在昔日的荒山坡上建起的。其中最大的是怡安工业城,三层1500平方米的厂房,有100多幢。在投资1.2亿港元的嘉利集团办公楼里,我们见到了完全用电脑装备的办公室,几十名招聘任职的大学生正在紧张地工作。“市区”一座小山顶上的几幢漂亮的小别墅,就是这个集团技术人员的宿舍。
“市民市长”
雁田本地居民只有2000多,外地来的“打工仔”、“打工妹”和外商却有近3万。从人数看,确是一个相当规模的城镇。
本地农民,几乎全都“洗脚上田”,成了各企业中的经理或“白领”。农业产值如今只占雁田总产值的5%左右。农田、果园、鱼塘全由专业公司承包经营。
雁田的“市民”构成,已根本改变。“外籍”人和本地人之比,竟为10∶1。作为“移民城市”的雁田,似乎更离不开“外籍”居民。因为他们与本地人一道创造了新雁田。
雁田市是名副其实的“小政府,大社会”。严格讲起来,这里并没有政府。近3万人口,200家工厂,4000亩耕地,数亿元的产值,数千万元的收入,还有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思想工作……管理区却只有7个管理人员。邓耀辉是他们的“班长”——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从外表看,邓耀辉还是个农村干部,他就是以此身份入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这一职务费了他很多宝贵的时间,但确实也开阔了他的视野。
他自己开着奔驰车带我们浏览“市容”。他告诉我们,工厂怎么干,他不操心,那是厂长和外商们的事。他关心国家形势,包括三峡工程该不该上等大事。本地的事,他更关心学校何时开学,教师队伍如何建设,公园、医院院址选在哪里,治安人员怎样配备,雁田的总体规划还需不需要修改,“三来一补”应该向哪种类型发展,集体企业怎样搞股份制……
我们问邓耀辉:“你说现在的雁田,究竟是个村,是个镇,是个市?你是村长,是镇长,是市长?”
他没回答,只是朴实、自豪地笑了笑。
雁田,珠江三角洲新崛起的千百个新“市”中的佼佼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