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马列文论研究的可喜收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02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马列文论研究的可喜收获
陆梅林
陆贵山、周忠厚主编的《马列文论导读》(1991年8月作家出版社出版)是近年来马列文论研究中的一个可喜收获。
首先,该书结构新颖。过去,马列文论教材多为诠释本或选讲本,不能使人全面、系统和准确地掌握马列文论的体系与全貌。比较而言,《导读》大胆出新,另辟蹊径,宏观微观结合起来。在上编中,作者着重阐述马列文论的哲学基础、分多学科的设置和方法论的探讨;中编着重艺术规律的研究;下编行文则更加贴近文艺实践,对社会主义文艺加以概括,说明它的本质和特征,最后提出建构当代形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蓝图。这体现了编撰者求实求新的治学精神。
其次,该书观点比较全面,立论扎实深入。《导读》在讲马列文论的哲学基础时,结合国内的分歧意见,既讲反映论,又讲唯物史观,从而提出“总体性原则”,使人能够多层次、多视角地去作整体的把握。又如,在第二章中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论和文艺观念时,首先指出文艺观念根本变革之所在,之后讲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再讲如何坚持和发展,这样既全面系统,又能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具有科学性和可读性。
再次,该书贴近现实,富于时代感。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马列文论面临着新时代提出的挑战,作为马列文论的教学和研究,的确存在着如何坚持和发展的问题。《导读》坚持马列文论的基本原理,正视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任务和新问题,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实践同步,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归纳,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分节着重讲述“社会主义文艺属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文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文艺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等,这些都是极为可贵的。最后一章则是全书的归结,首先指出“建构当代形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然后在此高度,分别从“坚持和发展”、“理论和实践”、“古与今”、“中与外”诸多关系中,对建构问题作了原则性的阐述。这样,便使全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感。
在一部30多万字的著作中,取得这些成就难能可贵,希望在今后马列文论的研究领域有更多这样的书出现,为马列文论的更深入研究做出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