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特殊的奖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0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特殊的奖赏
杨奇松 罗仁容
最近,川西蜀华服装公司举行特别颁奖大会,给刚从部队退伍归来的战士刘晓林颁发了“精神文明标兵奖”。
一年前,驻西藏高原某汽车团战士刘晓林回成都探亲。一天上午,他骑自行车去看望姑妈,在一处路口被一辆摩托车撞倒,面部和左腿受伤。骑摩托车的人是川西蜀华服装公司业务员蔡理楠。当时,他忙着去一家仓库提货,便不顾被撞者,骑上车走了。可是他赶到仓库提货时,发现身上一张6000元现金支票和两张近万元的提货单及身份证丢了。他慌忙折回出事地点,没找到丢失的东西,只好神情慌乱地回到家里。正当他心急如焚之际,战士刘晓林根据蔡理楠身份证上提供的线索,将现金支票、提货单和证件如数送上门来。蔡理楠被这位战士的举动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急忙进屋拿糖,沏茶。可是,战士把东西放在桌上悄悄地走了。蔡理楠火速追到公共汽车站,紧紧拉住要上车的这位战士,边把500元钱往他手里塞,边询问他所在部队住址和姓名。这位战士推来推去,既不肯收钱,也不愿回答问话。眼看公共汽车就要开动了,战士只好告诉:“我叫刘晓林,部队在边防。”随即挣脱蔡理楠的手,登车而去。
蔡理楠既受感动,又深感内疚。于是,他投书新闻单位,恳求设法找到这位自称“刘晓林”的战士。军内外10多家报纸电台,以《刘晓林,你在哪里》、《蔡理楠的感激与内疚》、《一个被摩托车撞倒的士兵》等为题,报道了这件事。刘晓林的母亲从一家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新闻,蓦然想起儿子探亲时被摩托车撞伤过,便带着儿子的照片,来到川西蜀华服装公司。蔡理楠找到了刘晓林,心情格外激动。今年元月,他升任公司经理后,听说刘晓林退伍回到家乡,便与公司另两位领导商议,决定举行一次颁奖大会,为刘晓林颁发“精神文明标兵奖”。
编后
这是一则发人深思的故事。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了轻伤的解放军战士刘晓林,没有因为肇事者竟自离开现场而责难对方,相反急他人所急,及时将有关证件送归原主,表现了高尚的品德,称他为“精神文明标兵”,并不过分。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纠葛。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的纠葛,是对每一个公民道德水准和社会公德的具体检验。刘晓林的行为,体现了解放军战士的美德。弘扬这种美德,对于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会起积极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