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抓住“中心”不放——荥阳县委围绕经济工作加强党建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0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抓住“中心”不放
——荥阳县委围绕经济工作加强党建纪实
本报记者 陈维伟
从河南郑州西行20余公里,便是当年先秦与两汉时期的古战场——荥阳。如今,60万荥阳人民又擂响奔小康的“战鼓”。荥阳县委“一班人”自然成了这场“战役”的“前沿指挥部”。
从近两年的“战况”来看,成绩是喜人的:尽管自然灾害频繁、宏观经济环境紧缩,该县的社会总产值仍保持年递增15%的速度,去年已逾20亿元,是1978年的11倍;国民收入年递增10%;同时连年获得夏粮生产达标县的称号,受到国务院的表彰。该县多项经济指标及发展速度在全省均属一流。
记者近日前往采访时了解到,荥阳县委围绕经济工作加强党建的具体作法,可以概括为16个字——摆好“位子”、找好“路子”、出好“点子”、配好“班子”。
摆好“位子”,即坚持把经济工作摆在首位,以经济工作统揽全局。去年一段时间,荥阳一些乡村反映县里部署的工作多,壮大集体经济、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7项工作同时在基层开展,很难协调。县委发现这一问题,及时提出“七位一体”的工作方法,强调了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放在振兴经济上,以防止其它工作冲淡“中心”的现象。他们要求派往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3000余名机关干部,在搞好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当地壮大集体经济,解决经济发展上的实际困难,多为农民办实事。一年多来,共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27个,集体企业“空壳村”下降了18%。分包刘河乡石庄村的县、乡干部,了解到该村红石砂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无法外运,便组织该村干部实地勘察,制定方案,规划道路,设计桥梁,发动群众在一个月内架起了3座桥涵,修通了长3公里、宽10米的公路,使该村群众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找好“路子”,就是大胆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发展经济的新途径。改革开放以来,荥阳县在全省率先试行农业双向承包责任制;率先试行企业厂长、书记一肩挑,同时把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实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在荥阳,还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民间信贷组织。这些都走在了全省农村改革的前列。特别是在农业发展上,他们倡导走“两条路子”:一条是用大农业的思想指导农业,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路子;另一条是用商品经济的观点指导农业生产,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近年来,涌现出42个千亩丰产村、54个科技示范村、4000多个科技示范户,推广普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08项,全县一类服务村达185个,占总村数的60%。今年年初以来,为加快改革步伐,荥阳县又先后出台6个文件,提出更令人鼓舞的改革措施,包括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放开国营和供销合作社商业经营、鼓励机关富余人员分流创办经济实体等。
出好“点子”,就是县委在经济工作上不仅要大胆决策,还要积极参与。荥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注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宴请,拔出腿来下基层,每年至少有1/3的时间在乡村、在厂矿。县委常委每人都包一乡、一村、一厂、一校,定点搞调研。有了带普遍性的经验,经集体研究,在全局推广。县委书记王德水几乎跑遍了全县307个行政村。去年,他发现全县有13个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村,便逐个跑了一遍,写出《我县千元村的发展说明了什么》的调查报告,总结出建设小康村的6个途径,即林果开发型、畜牧养殖型、高效农业型、工业为主型、工商运建型、矿产采掘型,并归纳了5个显著特点、7条致富经验和4个方面的启示,对全县的经济建设起到有的放矢的指导作用。
配好“班子”,作为农业县的荥阳县,主要是配好农村基层党支部班子。奔小康,上台阶,全县数百个村级组织构成一个个关键的环节。而关键的关键,又在于党支部能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为此,县委对全县307个村级班子进行了全面整顿、调整和充实,同时在农村党支部普遍开展了“升级达标”和“创先争优”活动。目前,全县一、二类支部达到301个,三类支部减少到6个;两年来共涌现出先进党支部182个,优秀党员421名。廿铺乡毛寨村党支部书记魏遂生率领支部一班人,狠抓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发展集体经济,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受到前去视察的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乔楼乡槐树洼村是个严重缺水的偏僻山村,党支部一班人为改变家乡面貌,带头捐款,集资30多万元,历时3个春秋,终于在贫水区打出清水,并安装水管7万米,使全村分居在25架山梁上的500多户人家吃上自来水,村民无不称赞党支部是个“为民造福的坚强堡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