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软出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09
第2版(经济)
专栏:

“软出山”
朱学诗 刘冰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湖北省鹤峰县,注重打破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封闭局面,实施着“软出山”系列工程。
去艺术殿堂拜高师
4月4日下午,一封以鹤峰县长何亚斌名义发出的加急电报,从鄂西山区飞抵江城,内容是请《湖北农民报》帮忙联系,他们要派声乐、配器、舞蹈学员前往武汉培训。一县之长,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演员的培训?这还得从去年8月说起。
那天,鹤峰县代表团在湖南慈利参加武陵地区的经贸交易会。5名土家族姑娘和小伙子在开幕式上跳起拣茶簸箕舞,背景呈现出5个大字——鹤峰富硒茶。土家姑娘走下舞台,为来自14个省39个县市的代表一一斟上一杯富硒茶。这一招,使鹤峰经贸团的成交额比两年前的同样交易会,成交额净增380万元。其中富硒茶就占70%。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鹤峰“歌舞效应”。
到发达地区学“做官”!
从今年1月3日起,枝江县副县长王道本与鹤峰县委副书记刘云如交换任职一年。这是湖北省委组织部实施“平原与山区干部对口交流”的一项具体措施。
今年3月24日,鹤峰县委组织部向县委递交了《关于选派干部到枝江县乡(镇)挂职实习的初步方案》。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有助于扩展青年干部视野,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而加速本地经济的发展。此事立即得到枝江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几天后,枝江县任命鹤峰县的8名副区级干部,担任乡镇长助理。3个月工作期满,这些青年干部学会新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方法,开拓出鹤峰新的生产发展门路。
同名牌学校结“姻缘”
山区的经济落后,归根到底还是山区的教育落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鹤峰相差了近20年。近些年来,鹤峰县一中达到高考省定大学录取分数线的每年仅1人,被列为全鄂西州教学质量最差的学校。县长何亚斌,去年5月的一天,叩开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李水生校长的门,向李校长倾诉:山区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要找师傅,要当学徒,要寻靠山,而不能年年去依赖一级一级的降分录取来自我满足和陶醉。寥寥数语,深得李校长的赏识。7月初,华师一附中决定将鹤峰一中定为教育扶贫点,并与之建立校际友好关系,接受不定期的教师培训。鹤峰县教委已先后邀请10多位客座教师前往山区示范教学,鹤峰1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也纷纷跨出山门,进入省城的名牌中小学听课、观摩。
“软出山”,最终为的还是“硬出山”。
去年下半年,浙江农业大学硒元素研究室主任赶到鹤峰,同该县签订联合开发“中国鹤峰天然富硒茶”协议,并在杭州举行“中国鹤峰天然富硒茶”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的新闻发布会。会毕,1992年鹤峰县春茶已被与会代表订购一空。仅此一项,就为全县农民增收近千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