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阅读
  • 0回复

如何发动群众开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7-26
第2版()
专栏:工作经验

  如何发动群众开渠?
林南、其昌、尚枫
在抗旱备荒中,太行各地前后开展兴办水利长期抗旱运动。兹根据邢台、临城、赞皇、磁县等地材料,将开渠经验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动员与组织兴办水利的绊脚石,往往首先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思想障碍,因此,开始就必须扫除这种思想障碍才行。临城解村钓盘山下的那个泉水,战前国民党政府曾以“为民兴利”的美名,派大员带上巨款来计划修渠,结果这个“为民兴利”的大员贪污了巨款,却说水利不沾修不成。这样不但还未修成,倒给该村群众留下一个极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知道这渠修不成”。所以今年一提出修这道渠,村干部群众就认为根本不行。后来经过讨论,清算了过去的遗留问题,这才明确了:“过去国民党政府只会统治剥削人民,根本不会为人民办事;今天的民主政府是为群众服务的,领导修渠也是为了咱们,全村都下手也许沾。”邢台在长信村动员群众开渠时的主要思想障碍之一,则是:“民国九年大旱时,别村死人,我村还买人哩。因为有些井浇地,年景坏了坏收,年景好了好收,不下雨也饿不死”。针对着这个思想障碍,领导上给以生产发家与支援战争的教育,经群众讨论后,才行动起来。
其次,思想领导必须贯彻在整个运动中,使运动不致受阻。长信村和解村的开渠之初,一个共同思想是:既怕开渠误了地里活,又怕开渠不成白误工。长信村解决这个思想问题的经验,一方面是动员了妇女上地看水车浇地,使九十多辆水车全部活动起来,做到开渠浇地两不误,另一方面,在开渠过程中采取了开一段渠放一段水的办法,用实际打破了怕白误工的观念。
此外修渠组织工作上的经验,概括起来可分六点:(一)组成强有力的领导集团和一套健全的组织机构。南平旺、长信等村在修渠时,都是把生产委员会变成修渠委员会,以便集中力量领导修渠工作。长信村在修渠委员会之下,与互助组结合,按五条街设五个大队,队以下分若干小组。解村没有互助组织,是先组织了包括全村主要干部的水利委员会,在该会领导之下,把全村群众组织起来开渠,在渠开成之后,全村就自愿结合的组织起二十一个互助组。(二)实行大变工及解决占地问题。长信村开渠时,群众提出:“浇不上地的人参加怎办?”“浇地没劳力的怎办?”经讨论规定:按劳力强弱定分,按活记工,按地出工资,出工超过者及出工浇不上地的人得工资,实行全村大变工。郭家窑开渠时,男全劳力每天顶十分,妇女七分至八分,儿童四分至六分,也是实行全村大变工,解决了劳力的困难。解村解决修渠占地的办法是:占一亩头等地三百斤米,二等地二百斤,三等地一百斤,由浇地户按地亩摊。(三)具体组织分工,干部带头,掌握骨干。解村水利委员会,先把渠分成若干段,又把全村劳力组成若干小组,按段划开,干部英雄分头参加到组里去,带头掌握,既不忙乱又不浪费民力。长信村的修渠修至白塔与长信间遇到十四丈长的白沙段时,水流至此钻入地下去了。大家束手无策,有的说:“家里没吃的,我要去粜米”。有的说“家里没烧的,要去打柴”。有的提议:“上午修渠,下午上地”。这时候,领导上提出:“星夜干,快完成”的口号,无论行署及县区上的干部也都亲自动起手来,即时坚定了群众的信心和意志,鼓舞了群众情绪,当即动员了五十多个牲口和大车以及铁匠木匠,猛烈的突击了一个下午,赶黑就用石头木板和三合土,铺过这个白沙段,渠水顺利放过,群众情绪又复高涨。(四)表扬模范,提高热情。解村每天黑了回来,评分记工,把最好的予以广播表扬。劳英李春子带病搬石头还顶半个人,因而鼓舞与持续了群众的修渠热情。(五)建立一套管理水利的新制度。在水渠修成之后,生产委员会内设立一个水利部,由专人负责。关湾河渠修成后,管理水利的新制度是:在水利部统一管理之下,一般都是顺渠而下,不分谁家地,顺序按片浇灌;浇地的人由互助组轮派,按互助组的工资为标准,谁浇地谁出。至于特种作物需多浇,也是统一拨水。这样既省人力又省水力。(六)及早注意群众关系并及时解决纠纷。四月间,一分区沙河北俎、南俎、六方三村,曾与邢台百泉、南厂两村因争水利酿成纠纷,因此注意水利互得及时解决水利纠纷确是一个重要问题。胡家庄群众一见长信村人来开渠,三二十人也插了手,商谈结果分水浇地五百亩才了事。这是一个本着互利原则解决争水纠纷的例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